中新網雄安6月27日電(記者崔濤)中新網記者27日從河北雄安新區數字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2022年雄安人工智能算法開放平臺體驗月活動已于6月啟動,該活動以模式創新、場景創新、服務創新為主線,為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開發愛好者提供人工智能算法的免費試用服務。
據介紹,該體驗月活動由河北雄安新區數字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工銀科技有限公司、工商銀行雄安分行主辦。

“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這次活動,讓新區各單位及公眾能了解雄安算法集約化供給的新模式、算法引入的新機制,讓算法開發企業和個人能了解雄安智能城市對算法的廣泛需求,了解可以基于算法平臺開放的雄安場景來訓練和優化算法。通過算法平臺這一人工智能產業新引擎,在雄安逐步聚集生態,帶動新區數字經濟發展。”工銀科技人工智能技術總監孫科偉說。
根據雄安新區“五新”目標及智能城市建設專項規劃要求,雄安新區建設了雄安人工智能算法開放平臺(簡稱“算法平臺”),以智能城市應用需求引導區域技術融合創新,帶動區域算法經濟新產業發展。目前,算法平臺已跟科大訊飛、第四范式等十余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已陸續引入140余種算法,后續將持續擴充。
孫科偉表示,在本次體驗活動中,算法平臺秉承“城市大腦思考引擎,算法產業經濟引擎”的理念,為各界算法開發商和開發者開放入駐機會。同時,大幅度降低技術部署和流程門檻,讓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開發愛好者在平臺頁面簡單操作,即可進行算法調用和體驗。
本次活動主要提供的是OCR(光學字符識別)識別類算法體驗,以及人臉識別等20余種算法。活動覆蓋場景包括:銀行遠程身份認證、校園生活自助、社區工地安防、商務辦公協同、交通態勢預測、智能軟硬件升級等。
“以日常差旅報銷為例,員工需要手動將火車票、住宿費發票中的金額、坐席等信息錄入到系統中,手動錄入信息的方式需要員工反復核對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同時審核人員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人工校對,極大影響了工作效率,借助票據識別算法可自動生成行程信息、住宿信息,輔助系統能夠自動校驗并在會計審批時進行系統提示,報銷人員只需核查票據信息便可,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孫科偉說。
據孫科偉介紹,雄安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將秉承算法引入新機制,算法服務新架構,算法經濟產業的“三新”戰略,攜同各建設企業,一方面不斷豐富平臺能力,擴大對雄安新區智能城市建設的支持范圍,幫助新區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一方面充分發揮新區的數字基礎優勢和場景優勢,吸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者在新區進行算法研究、訓練,形成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的良性生態圈,逐步形成新區數字經濟中的算法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