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政協召開了“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專題協商會 。從會中,我們清晰了解到,數字經濟發展大國地位穩固,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目前數字經濟發展成就是舉世矚目的,雖然疫情后的中國遭遇經濟下行壓力,但是也面臨著促使進行深層次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契機。那么,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關鍵性的變革期的核心是什么?面對變革期,企業家如何擁抱下一個五年,跟上產業發展的步伐,乃至引領產業?
從目前數據看,大部分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或者升級的貢獻還未顯現,也無法客觀感知數字智能在降本提效上的顯著效能。我認為轉型升級成本高,轉型路徑模糊,自主性標準欠缺 以及缺少有效反映中小企業轉型價值的評估模式是最大的三個痛點。
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之道:深化科技和傳統產業結合從宏觀層面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經濟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是中國經濟保增長的主功方向。2020年年初的疫情重寫了全球經貿的規則,加快了全球供應鏈結構的重塑。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進一步加速和深化科技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因此站在當前時點,我國需要大力發展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不僅是作為新型基建拉動國內投資,也是為了推動先進技術發展、增強國家科技實力、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
中國關鍵核心技術亟待攻克的問題,因此數字科技驅動的項目,特別是在民生、生態環境相關的領域與市場,將著力圍繞補短板、增加企業的創新力與競爭力為目標。“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圍繞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激發市場活力,特別是通過一大批的重大項目、工程和示范區,加大和深化改革。企業要在經濟業務活動中,深入洞察科技對業務的影響,累計和提升科技在產業的應用和轉化。
順勢而為:體制與科技創新是“十四五”的核心顯然,中國數字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科技在歷年的規劃中的占比逐年在上升。“十四五規劃”中的科技創新顯然在新基建的率先推動下,更進一步推動中國產業數字化轉型,讓中小企業和企業家找到產業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效方法。2020年4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中央網信辦,發布《關于推進“上云 用數 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這是自2015年國務院《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發布并明確大數據國家戰略以來,又一次重磅指引中國數字經濟的下一個發展階段的方向,最終實現智能經濟的一次核心部署。
而在要素市場化配置方面,技術和數據作為五個核心生產要素的兩個,與土地、勞動力、資本共同形成了內循環制度建設的基礎。我們的企業家都需要思考,如何充分運用大數據、5G、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做好應用的行業領域和企業范圍的創新。
逆勢破局:云端數字轉型,融入互聯平臺
數據顯示,國內工業互聯網應用當中,過程管理和設備管理服務各占三成左右,資源配置和企業運營管理應用比例也較大。大、中、小企業均在工業互聯網部署過程中受益。
我們看到,一些中小企業利用云端部署的資源配置和企業管理應用,加強運營管控,滿足未來業務需求,走出了發展瓶頸。中小企業一方面利用云 ERP 、SaaS 服務部署的經營管理類云化應用,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將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融入社會化生產體系中,從而獲得潛在的訂單與貸款,借助平臺去捕獲資源。一些中小企業和互聯工業平臺已經在做體系構建的嘗試。例如,通過部署數字化戰略尋源系統,使其工業超市的尋源系統與供應商實現了更實時高效的連接,實現 “尋源、選項、比價、下單、審品”的一體化數字采購互聯平臺。
中小企業:至暗時刻,涅槃重生
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政策和技術給了諸多中小企業的新生命力。 以數據應用與管理為例,工信部發布了《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 (2016-2020年)》,目的是強化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能力,加快大數據關鍵技術及產品的研發,推動大數據為工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我們也確實看到一些中小企業被數據賦能。以寧夏長河翡翠酒莊為例,賀蘭山東麓的精品酒莊利用 SAP 提供的大數據分析能力,讓酒莊實現了對酒莊種植、釀造、銷售業務流程的管控和一體化。通過數字平臺打通了與終端消費者的鏈接,酒莊平穩渡過了疫情艱難時期的沖擊。
中小企業在全力打造經濟創新發展中, 面對經濟形勢的復雜多變,特別建議把重點工作放在企業在日常基礎工作中的新技術應用的突破,數據平臺與分析的精準支持,完善對業務的實時把控,實現機構間的合作 ,構筑新商業模式和生態所需的能力等方面。
這是一個契機,一個建立新秩序的機會。數字化對中小企業而言是一種新工具,是讓我們企業突破瓶頸,獲得新生命的新途徑與新視角。 中小企業要用心梳理數字化需求,理解自己業務對數字化的真實需求。其次,利用其數據指標體系,將決策方向從“業務經驗驅動”向“數據量化驅動”轉型,成為企業的關注要點。除了這些技術方法,中小微企業家的信心是最重要的一個突破口。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數字化技術層面的轉型,既然是融合,那就是多維度,全方位的來落地數字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