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以前瞻30年的眼光來謀劃。贏得未來,河南正進行哪些探索和實踐?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大河網聯合河南省互聯網協會舉行“數字化轉型”探營系列采訪活動,聚焦河南企業在數字化轉型、5G規模化應用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時代在變化,數據、算法、算力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詞。擁抱數字產業的“大航海時代”,河南省委、省政府搶抓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主動作為謀篇布局,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委以重任的豫信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信電科)將如何助推我省信息產業彎道超車、換道領跑,引領我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日,大河網記者來到豫信電科,探索這一時代之問。

▲中原大數據中心和黃河云
“一朵云” 賦能千行百業
河南鑫磊集團身處焦化產業,大塊的成本都投入在配煤煉焦環節。而在煤炭領域,有經驗的老師傅配煤煉焦的過程是秘而不宣的“黑盒”,決定著焦炭的成本、品質和價格。
作為河南本土建設的國產化自主可控云平臺,黃河云賦予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能力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黃河云把老師傅的祖傳經驗變成人工智能。”河南鑫磊集團總經理李匯豐介紹,借助基于黃河云的“智慧配煤項目”,企業配煤煉焦每噸成本節省10元~50元,每年可節省2000多萬元。
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讓千行百業 “上云用數賦智”,從而提升產業效益和競爭力。
“豫信電科將利用自身優勢,推動河南傳統優勢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做好河南國企數字化轉型全棧服務商,推動河南省煤炭、鋼鐵和水泥等行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豫信電科總經理何航校告訴記者。
何航校表示,未來,這朵蘊涵著無限能量的“黃河云”將賦能千行百業,成為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云”、推動河南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品牌云”、支撐省內企業產業數字化的“行業云”和“區域云”。

▲豫事辦
“一張網”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隨著疫情反復,從核酸檢測到健康碼,國內頻頻出現數據平臺系統崩潰的局面,河南卻鮮有出現,是怎么做到的?
“要建設數字城市、數字政府,就要統一‘數字底座’,沒有統一的數據支持,就會魚龍混雜,互相掣肘。”何航校介紹,豫信電科建設的省級冗余系統,采用“多地并行、分批開展、迭代推進”的方式逐批推進平頂山、三門峽、焦作、信陽等11個地市核酸檢測信息系統的建設,推進鄭州、安陽、新鄉等7個已部署系統的系統對接,加快推動實現數據打通、實時上報,為我省疫情防控工作提供重要支撐。
如今,掃一掃,亮出綠色健康碼,一路暢行無阻;足不出戶可預約辦理居住證、查詢社保……“豫事辦”政務服務平臺,用移動小程序解決百姓大問題,實名注冊用戶已突破6000萬,累計上線事項近4000個。
“豫信電科將集中全省政務信息化和企業信息化資源,加強在政府信息化方面的建設和運營主導作用,發揮數據的要素作用,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持續完善河南政務服務網、政務服務移動端‘豫事辦’、政務云平臺等系統功能,助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數智政府、智慧城市樣板,更好實現‘一網通辦’‘一網通管’‘一網通享’。”何航校表示。
“一盤棋”布局河南未來
2022年3月,豫信電科迅速完成第二次事業群改革,按照“總部專、企業活”的原則,對各事業群、子公司進行邊界整合、優化重組,強化前中后臺布局,構建機動靈活、市場化的敏捷性組織:在本部集聚核心研發和交付力量,按照研發、產品、市場等條線設立7大部門,形成“中央廚房”;組建新基建事業群、智能制造事業群和六大地區事業部,形成“整體布局、一體化推進”的總體格局。
“目前,豫信電科正在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傳感器、芯片、6G、光電產業等產業都在積極謀劃和布局,將來在18個地市都會有豫信電科,功能定位跟總部是一樣的:數字政府和數字城市的建設,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未來產業,這樣我們河南就實現了‘一盤棋’。”何航校告訴記者,把省內的市場統一起來,豫信電科就有了和國內行業龍頭談判的資本,從而把行業龍頭集聚在豫信電科周圍。
何航校形象地把豫信電科比喻為“航空母艦”,而各個行業龍頭就是停在這艘航空母艦上的直升機。
此外,何航校還透露,不久前,豫信電科還與嵩山實驗室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豫信電科將掛牌嵩山實驗室成果轉化基地,圍繞河南省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深化合作,共同推進研發創新與成果轉化,對河南省政務系統進行統一規劃、建設、運維,布局全省政務網絡內生安全“一盤棋”,對外復制推廣,打造科技強省新名片。
“‘十四五’期間,豫信電科將力爭培育10家以上上市公司,撬動形成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助推數字河南更出彩。”何航校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