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4月20日訊(通訊員 唐海濤 雷暉燕 楊樂樂)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科技教育,培養青少年學生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今年以來,藍山縣把機器人創客教育與課后服務相結合,作為“雙減”政策落地的有力支撐,探索高質輕負的課堂和教學模式,為學生全面發展開拓更寬廣的路徑。

在總市學校的創客教室,一架閃光的無人機騰空而起,短暫飛行之后,精準落地夾起一只紙杯摞在了目標區域。這是學校老師成小彪正在指導興趣小組的孩子們完成教學任務,學習無人機操控技巧。
今年,總市學校結合學生實際,將創客實驗和機器人項目納入課程教學,并根據不同年級段,有針對性地開展機器人項目學習。其中,三、四、五年級學生以動手為主,學習簡單機械原理、趣味編程和動力機械;邏輯思維能力突出的五六年級優秀學員還可加入學校機器人興趣小組重點培養。

在明德小學的“課后托管服務”時間,學校老師李墨竹通過現場講解和演示的方式,詳細介紹了機器人組裝和操控基本原理。不少學生在興趣愛好的驅使下,走進機器人課堂,既動腦又動手,或三五成群、或兩兩合作、或一人獨注,一頭扎進DIY機器人的世界,體會玩轉科技的樂趣。
目前,全縣各中小學校均普及了創客教室,并開設了機器人課程,為機器人創客教育惠及所有學生,加強學生科技創新意識培養,豐富課后服務活動內容打下了良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