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富途牛牛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現為手術機器人的代名詞,已風靡全球外科醫生圈子。本文將從達芬奇的商業模式和國內外的發展情況入手,從而我們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微創手術機器人的發展前景和當前招股估值水平。
1.手術機器人被譽為「上帝之手」,國內正供不應求
手術機器人是多學科融合的新型醫療器械,為臨床提供更精準、更智能的手術解決方案,可以改變和顛覆傳統手術。
其中,腹腔鏡手術機器人市場空間大,能為泌尿、婦科、消化科等多個領域進行手術,直覺外科已壟斷全球88%的市場份額,目前暫無人能撼動其地位。

直覺外科是全球手術機器人的絕對龍頭,設備裝機量一直處全球遙遙領先地位。截至2020年底,達芬奇機器人全球累計裝機量達5989臺,是2015年的1.6 倍,美國是直覺外科的主要市場。
2015-2020年,達芬奇機器人輔助的手術量從64.9萬臺上升至124.3萬臺,復合增速為13.9%,累計已完成超過850萬臺相關手術。

中國當前對達芬奇機器人嚴重供不應求。達芬奇機器人中國進口價格更高,中國購置一臺da Vinci X需要350萬美元,比美國至少貴100萬美元;此外操作器械在中國售價在1.4萬美元左右,至少是美國價格的4倍。
注:2011年復星醫藥獲得達芬奇機器人的中國獨家代理權。

首臺第四代達芬奇Xi手術機器人在深圳市人民醫院2019年12月第一投入使用。外科醫生操作達芬奇機器人完成了5臺外科切除術,手術均順利實施,這也標志著深圳市人民醫院率先邁入「機器人手術」新時代。

2.微創醫療機器人是國內唯一一家覆蓋多個黃金手術專科方向公司
1)圖邁是國產首個四臂手術機器人
圖邁是一款應用于泌尿外科的腔鏡手術機器人, 可使用微創傷方法實現復雜的手術,具有高靈活性、 操作精準及安全特點。

中金公司研究部
整體而言,圖邁的的有效性結果并不劣于達芬奇Si,傳統手術<<圖邁<達芬奇Si。目前,手術機器人在我國處于嚴重的供不應求階段,雖然圖邁整體手術效果不如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手術時間較長、平均失血量也較多,但圖邁整體效果依然遠優于傳統手術。(目前國內腔鏡機器人滲透率僅為0.5%)

招股說明書
2)蜻蜓眼國內首款納入綠色通道的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
蜻蜓眼是為檢查腹部、胸腔及骨盆區等器官而設計的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醫生通常于患者腹部(接近肚臍)切割一個小切口,插入套管的細小管道,并在探查時沿途收集影像。
蜻蜓眼是首款獲納入綠色通道的由中國企業研發制造的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公司于2020年8月向國家藥監局提交注冊申請,并于2021年6月收到批準。

招股說明書
鴻鵠為唯一一款配備自主開發機械臂的中國企業開發的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史賽克于2013年斥資17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外科手術機器人公司MAKO Surgical,目前MAKO也是國內唯一的骨科關節手術機器人,國內骨科關節手術機器人滲透率僅為0.1%。

新華網
3.預計微創醫療機器人2030年營收有望達68億元
此前,根據國泰君安一份研報數據,微創醫療機器人2030年預測實現營收68.86億元,凈利潤20.66億元,估值達1239億元,有望成為微創旗下估值最高的子公司。

微創醫療機器人是目前國產手術機器人最佳標的,經過A、B兩輪融資后,微創醫療機器人估值已升至250億元人民幣。考慮到公司暫處于無營收階段,且未來長期處于無利潤狀態,所以微創醫療機器人的合理市值可能為:300億元<微創醫療機器人<800億元。
4.小結
也許微創醫療機器人的手術效果(指圖邁)和手術范圍均不如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但微創醫療手術機器人整體效果依然遠優于傳統的外科手術。
也許微創醫療機器人無法復制達芬奇手術機器人10年10倍的神話,但不妨礙它是一家值得關注的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