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麻粒兒
仿生屆動物園園長Festo近日又搞事情,為其動物王國增添了一員--仿生機器魚BionicFinWave,仿的是一種運用縱鰭游動的海扁蟲。

海扁蟲大概長這個樣,薄薄扁扁的。這種魚靠縱鰭游動,縱鰭的位置一般是從頭部延伸到尾部,或位于背部、腹部,或身體兩側。
隨著鰭片的起伏運動,魚將水推向身后,由此產生向前的推力。相反,這些生物也可以向后游動,并根據波形提供浮力、下沉力或側向推力。它們利用自己的縱鰭生成連續波浪,并沿自己的體長推動身體前行。

這只仿生機器魚和靠擺動尾鰭游動的普通機器魚不同,它靠身體兩側的硅膠肉鰭產生波浪,借此推動身軀。通過這種鰭片起伏運動,仿生魚BionicFinWave可以控制自身運動。
仿生機器魚機體上有兩個伺服電機,兩個相鄰的曲軸將動力傳遞至杠桿,使兩個鰭片能夠單獨移動。以這種方式,它們可以產生不同的波形,特別適合于慢速和精確運動,并且相比傳統的螺旋傳動器所攪拌的水量更少,更加節能。

仿生魚兩個側鰭完全由硅膠制成,沒有支柱或其他支撐元件。因此,其柔韌度極強,可以真實地再現生物樣板的流暢波浪運動。
如何控制這個小浪魚?仿生機器魚可以通過無線電與外界彼此通信,并將數據(如溫度和壓力傳感器測量值)傳輸到平板電腦。
仿生魚的其余身體零件是由3D打印制作。其空腔可用作浮子,同時,整個控制和調節技術具有防水功能,并且可在極小的空間內獲得可靠地安裝和協調。

在機器魚機身前部還裝配有一個壓力傳感器和超聲波傳感器。這些機身安裝的零部件可以持續測量到墻壁的距離以及水中的深度位置,從而避免與管道系統發生碰撞,保證其穩定與可靠性。
關于這個小魚的用途其實仔細想下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這個仿生魚對外宣傳可以針對檢測、系列測量或數據采集等任務用于水和廢水技術或流程工業的其他領域。
Festo家的動物機器都美的逆天,這些動物的功能和未來的使用用途雖然說的比較明確,但是事實上一直沒有進行商業化應用。此前festo也發布過仿生魚,其第一款仿生產品就是一款名叫Airacuda的仿生魚。

這條仿生魚在2006年面世,可以在遙控下不斷擺動尾部,在水中自由的游動。機器仿生魚如此生動,依靠的是氣動肌腱,類似人體肌肉的功能,當氣動肌腱內充滿空氣的時候,其直徑增加,長度縮短,形成一種流暢的彈性運動。
機器魚不僅能進行靈活擺尾,還能像潛水艇一樣實現上浮和下沉。其頭部有一個真空的氣倉,能夠在接收到指令后,完成氣體與液體的轉換。


他家的其他水族動物比如水母,也是逆天的不行,不僅可以在水里游動還可以上天與太陽肩并肩。
這些好看的機械小生靈們目前都沒有商業化落地。Festo是錢多多燒的慌么,據悉,他們每年都要投入8% 來研發新技術。
很多人對于他們制造仿生機器人商業化之路都有疑惑,他們解釋道:“我們不需要有多大的商業應用,倒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將這些仿生動物量產,把它們做成買的起的玩具供人們消遣。”是因為財大氣粗所以格局大么?

工程師們沒有商業變現的壓力,盡情發揮想象,創造出一批看起來就像擁有靈性的機械動物,一經面世就吸睛無數。
一直以來,Festo 都比較低調,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研究,是德國著名的氣動元件和系統的制造商。
Festo 成立于1925 年,最初生產的是木材切削工具。世界上第一款便攜式、汽油動力鏈鋸就是他們做出來的。雖然是一家成立很久的古董公司,但是他們對于科技創新的態度非常前衛。
Festo特別看重科技創新,每年都會拿出收入的8% 來研發新技術,目前在全球范圍內,Festo 的專利數已經超過了3000 個。現在的Festo 涉足教育、能源、環境、材料、健康等多個領域。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視Festo為驕傲,曾親自為其站臺打廣告,每當各國政要來訪,都會親自為其介紹這些“小生靈們”。
Festo是一家把產品做到極致的企業,這很德國。市面上粗制濫造的機器人不少,尤其是參加比較大型的展會比如世界機器人大會,放到同一個臺面上一比差距立馬就顯現了。是騾子是馬,都會有拉出來溜溜的一天,每行每業都需要工匠精神,用心打磨產品是王道,打醬油的心態玩的話,以后真會打醬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