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去年3月,春寒未散。對著賬目一番盤算過后,招俊健有點心慌。自籌的一百萬所剩無多,而產品尚未成熟,融資也無音訊。
一個月后,峰回路轉。九合創投的投資總監丘岳峰聯系他,“明天來北京談談?”招俊健立馬收拾行李,打包了Ganker,乘機向北。
Ganker是工匠社科技研發的競技格斗機器人,可以被操作者通過編程控制操控,格斗對打。
8點,招俊健在北京與王嘯會面。不到一小時,王嘯開口,“我們投了!”隨即便與招簽下了TS。
得到技術出身投資人的認可,融資意想不到的順利,招俊健放下心來。
截至今年4月底,Ganker已優化升級至第四代,可實現手勢操控對戰。在售中的第三代產品有兩款配置,單價為2580元。其購買者中個人使用者占比約8成。

從軟件開發到競技機器人
在做競技格斗機器人Ganker之前,招俊健有過一次短暫的創業。他和朋友一道做了款活動社交App“Z組隊”,分別為用戶和商家提供休閑活動組織服務、實體店活動系統。
做“Z組隊”之余,他們也接軟件的外包服務。2014年年底,由于未能把握準市場需求,“Z組隊”下載量并不理想,僅約20萬次。部分合伙人礙于前景不明,選擇離開。招俊健留了下來,他想摸索更符合市場發展,也更適合自己的創業方向。
某日閑逛中,招俊健被一臺小型機器人所吸引。這是美國WowWee公司開發的MIP機器人,圓腦袋,符號眼,底盤是兩只圓形輪。
招俊健看著這只機器人端著水杯跑來跑去的樣子很是討喜,掏腰包買了一臺回家。他從小就喜歡看動畫,特別是對戰機甲類的動畫,鼓弄著各種玩具打來打去。但玩具總歸是玩具,簡單粗糙,沒有交互。
MIP機器人勾起了招俊健的童年記憶。它利用機器人技術重塑品類,出眾的市場空間與表現也讓他躍躍欲試,如今技術發達,不如自己做一款競技格斗機器人!
說做便做。2015年初,招俊健成立工匠社科技,打算從消費級機器人為起點,結合自身興趣,開發一款以滿足競賽性為主要目的競技格斗機器人。
招俊健的目標用戶有幾類,具體則分為創客群體、二次元群體和家庭互動群體等等。同時,團隊在Facebook、谷歌與百度等幾家國內外網站展開問卷調研,問題主要圍繞大眾對競技機器人的興趣度展開。
調研結果喜人,招俊健順勢立項Ganker。
四次迭代
2015年5月,第一代Demo開發完成,從嵌入式硬件與軟件、工業結構、傳感器、到前端操控軟件等,均由團隊定制開發。
團隊將Demo投放至競技機器人愛好團體之中,得到的反饋不盡如人意。這在招俊健的預料之中,盡管使用者可以操作這款Demo完成簡單對戰,但畢竟它臃腫龐大,骨架契合不穩,還運動性能差,操作反應遲緩。
4個月后,團隊迭代出第二代機器,其可操控范圍為100米,控制延時在10至15毫秒內。其運動控制系統、動作捕捉系統與通訊功能等也已相對完善,使用者可以操作機器人完成較流暢的動作。另外,Ganker為模塊化設計,使用者不僅可以通過App編程競技動作,還可通過自行組裝出整機機器人。不過,這代Ganker離量產標準化尚有差距。
去年年初,團隊做了50套樣機投放到愛好團體與賽事市場,這一回,反響不錯。不少使用者已經拿著Ganker辦起了競賽活動。得到玩家認同的招俊健心情甚佳,他也積極聽取反饋,從耐打性出發,將Ganker部件的合金比例從20%提高至87%,并改良了電子計分系統。
去年9月,工匠社完成Pre-A輪融資,由火山石資本和浩方集團投資。

◆Ganker機器人 01
11月,迭代到第三代的Ganker,可實現高速運動,有著強肢體表現能力和穩定的電子計分系統,玩家可以通過軟件對其控制編輯,操作參與數字化競賽。另外,其量產合格率也已達96%,首批量產200臺。
隨后,團隊繼續對Ganker升級。目前,第四代的Ganker擁有兩套全新的運動控制系統,其一為手勢觸發技能控制器,其二為通過機械單元捕捉使用者上肢的運動并作出一對一模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