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媒體發布組圖介紹了國際空間站中的機器人大家庭。當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忙碌于各種太空任務時,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正參與到他們的日常工作中。而且機器人正變得越來越智能,人類希望在未來的太空任務中讓機器人承擔更多的工作。目前,已有一些機器人參與到太空行走、重型托舉等任務中。







國際空間站上的漂浮機器人SPHERE同保齡球一般大小,在微型二氧化碳推進器的助力下,可向任何方向移動,并用于測試各種技術。這張圖是2012年NASA宇航員TomMarshburn與SPHERES的一架立體攝像機的合影。最近歐洲航天局宣布,有一個SPHERE只用一只機械眼就能判斷距離。實際上,如果SPHERE多次遇到某一物品,隨著時間推移,它能夠對這件物品的形狀和尺寸展開學習。在測試中,SPHERE在日本太空艙中漂浮式地移動,同時利用兩只攝像“眼”記錄立體視覺信息。接著,它開始對墻壁之間和附近障礙物之間的

Kirobo是一種小型機器人,由豐田汽車開發,旨在解決日本越來越嚴重的問題——老年人倍感孤獨。它能夠感知人類的情緒,并基于人類語言展開對話。2013年,它被帶到國際空間站并與日本宇航員KoichiWakata(圖)談了很多事情,如,太空風景、日本基博實驗艙外的機械臂。而且豐田最近發布了僅手掌大小的新一代迷你版Kirobo。它可在三小時內充滿電,并連續通話2.5小時,同時通過觀察對方的臉和聲音來揣測心情。

按照設計,Robonaut2能夠完成翻轉開關、旋轉旋鈕等簡單的任務。這款原型機器人一直在接受測試,科學家們希望未來它們能夠成為宇航員的助手,讓宇航員們從簡單的事務中解放,擁有更多的時間去執行更復雜的科學任務。2012年,Robonaut2來到國際空間站,后來通過升級它擁有了雙腿、處理器和傳感器。人型設計讓它的靈活度有所提升,因此還可以完成更換空氣過濾器等較復雜的任務。

加拿大太空局表示,Dextre被描述為“機器人勤雜工”,負責在國際空間站外工作。2008年它開始服役,至今仍在運行,執行著科學實驗、復雜維修等工作。宇航員最危險的任務之一是更換空間站上的氨泵。Dextre可提前把某些較重的備件搬運到位以降低宇航員的操作風險。例如,2015年,Dextre把失靈的氨泵移除后,把備件移動到需安裝的位置上,這樣宇航員就可以更輕松地更換備件。


基博機械臂是日本基博實驗艙的組成部分。2008年該實驗艙的組塊被分批運往國際空間站并就地組裝。基博機械臂長10米,可在主臂的末端控制器上附接可執行精細任務的小機械臂。它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國際空間站發射衛星(如圖),例如,用于同時釋放幾顆CubeSat迷你衛星。這些CubeSat衛星可用于通信或地球觀測等用途。(小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