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機器人制造需求市場的巨大潛力,為我國的機器人自動化產業迎來了極佳的發展時機。近日聯合國發布報告顯示,未來,在發展中國家中,2/3的勞動力將被機器人取代。不可否認,在制造業中,機器人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它們依然有造價昂貴、編程困難的問題。對于大部分業務來說,機器人還排不上用場。

據顯示,2014年全球機器人銷量增長27%至22.5萬臺,中國市場銷量增長54%至5.6萬臺,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2013年以來,中國每年采購的工業機器人數量都高于其他國家,2016年底或超越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機器人使用國。
目前工業機器人在汽車行業應用最為廣泛,國內汽車行業機器人市場約400多億元,汽車以外的制造業需求約200億。實際上不僅僅是傳統純工業部門的工業機器人將會全面鋪開,而且服務領域的服務行業機器人也在躍躍欲試。

在2015年,全球范圍內的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僅為250000左右,相比之下,去年服務器和PC的銷售總量分別大約為1000萬臺和3億臺。很明顯,機器人產業還處于起步,它需要在成本和易用性上有很大的提升才能真正的走向主流市場。
目前來看,機器人的成本曲線正在下降。估計工業機器人的成本在未來十年內會下降一半,跌至大約10萬美元一臺。隨著未來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成本問題影響不大,不過,提升易用性這一點可比降低成本更難。工業機器人沒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它們只能依靠新程序來學習新任務,這種缺陷就限制了工業機器人在可預測的和明確的任務中的應用。
在持續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機器人行業,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數字化制造技術與移動互聯網之間創新融合步伐的不斷加快,全球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正呈現出新的態勢。可以確定的是,機器人將是未來發展趨勢,但目前想要大量普及起來還存在一定的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