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取代人力導致失業的話題數不勝數,而富士康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這個計劃。據悉,日前富士康已經部署超4萬臺機器人取代人力,富士康昆山工廠已裁員6萬人。這些機器人工人已經在鄭州工廠、成都平板工廠、昆山和嘉善的計算機/外設工廠投入使用。甚至據透露富士康“機器換人”計劃正在加速,每年都會有上萬機器人被投入使用,但尚不清楚是否參與了蘋果設備的制造。



我們知道,與傳統人力相比,工業機器人的優勢在于效率。從成熟的焊接工人的成本來看,工業機器人按十年使用壽命折舊(含維護費用)來算,在同樣的效益下,工業機器人成本還將低于人力成本。

但目前問題的關鍵是機器人的局限性太明顯,一方面是,在成本和技術的突破方面非常有限,也就是說,機器人當前只能勝任簡單機械的流水線操作。曾有富士康的一位臺籍中層稱,機器人只能用于生產線上的前端工作,而富士康的核心是后端的組裝,機器人實際上能替代的工序不到50%。
其次是,機器人操作欠缺靈活性與精度,本身的維護成本高,曾有富士康上的管理層表示,iPhone上組裝的螺絲,機器人很難保持這么高的精度,只要沒對準,iPhone和機器人都將報廢。這反而帶來了更大的維護成本。
另外是舊的機器人很容易由于新的生產線的優化而被淘汰。一方面,消費電子產品生命周期已經大大縮短,對精密度的要求也日漸提高,生產完一個產品后,原生產線上的機械臂和機器人需要重新調試,而由機器人主導的生產線也無法應對更新的技術與產業創新需求的沖擊。目前富士康的機器人生產精度為0.05毫米,而蘋果手機對生產精度的要求是0.02毫米。與此同時,機器人體積過于巨大,機器人還沒實現小型化,無法放入生產系統中操作。

因為配備在生產線上的機器人其對應的生產流程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而蘋果對于硬件創新的要求是變動的,甚至可能因為新的產品與標準出來而使得舊有機器人報廢。
我們知道,蘋果目前正在通過不斷擴充供應商名單,壓低價格,確保產品利潤,比如2017年款iPhone新增了兩家供應伙伴:頎邦科技和旺矽科技。這兩家公司將與臺積電一起合作為iPhone8打造零部件。另外是,此前也有消息指出,緯創可能是作為第三家制造商,與富士康和碩聯合一起代工生產蘋果iPhone7。

這些動作對富士康并不利。因為富士康目前過于依賴蘋果,另外,迫于創新壓力,蘋果未來會對配件廠商的規格、質量提出更高的標準與要求,這可能導致其組裝生產線也需要跟著升級。但富士康通過大量機器人或者說只是簡單的機械臂驅動的相關的生產線可能無法適應未來蘋果更高的質量要求。因為通過引進大量機器人來代替流水線工人,這意味著富士康需要長時間保留與沿襲著原有的機器人生產設備對應的生產線,但蘋果對質量與品質的要求是不斷變化與提升的。
企業轉投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最高可獲1000萬元補助。近日,昆山市正式下發《關于加快昆山市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大力推進該市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加快形成經濟增長和產業競爭新優勢。
《意見》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設備投資額1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以下(不含)的“機器換人”及自動化設備項目,按項目設備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對采購使用本地產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設備的企業,單個項目最高補助1500萬元。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示范智能工廠、示范智能車間、智能制造項目的企業,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鼓勵企業生產制造適應市場需要的機器人、高端制造領域技術裝備及大型自動化成套裝備,對認定為國家、省內首臺(套)裝備產品的本市機器人及智能制造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轉投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領域項目,經認定,對實施轉投項目的企業按轉投項目研發與設備投資總額的10%給予一次性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1000萬元。
《意見》鼓勵企業自主創新。重點推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制造創新中心”建設,由昆山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進行補助。鼓勵特色產業基地(科技園區)建設機器人智能制造和物聯網產業創業基地、眾創空間,對新認定為國家、省、蘇州市的創業基地、眾創空間,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和50萬元的資金補助;鼓勵在昆山市設立物聯網企業,經認定的新設物聯網企業,新設當年或次年實際投資額超過1000萬元的,給予一次性補貼50萬元。對新列入國家級、省級企業互聯網化提升計劃的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領域的示范、試點企業,及獲得優秀軟件產品獎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至30萬元一次性獎勵。
《意見》明確了金融、土地、廠房等生產要素的扶持政策。在昆山組建或利用現有國有融資租賃公司,與蘇州國開行建立統籌統貸機制承接低成本資金,專門用于該市企業的“機器換人”設備融資租賃業務,實現租戶企業低成本、低門檻開展“機器換人”。
而昆山政府的這個消息是否意味著普通工人的“飯碗”真的快要保不住了?聯想到此前富士康裁員6萬的新聞,盡管已被證實作偽,卻仍然不免給富士康工人心里蒙上一層“陰影”。
因為配備在生產線上的機器人其對應的生產流程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而蘋果對于硬件創新的要求是變動的,甚至可能因為新的產品與標準出來而使得舊有機器人報廢。
我們知道,蘋果目前正在通過不斷擴充供應商名單,壓低價格,確保產品利潤,比如2017年款iPhone新增了兩家供應伙伴:頎邦科技和旺矽科技。這兩家公司將與臺積電一起合作為iPhone8打造零部件。另外是,此前也有消息指出,緯創可能是作為第三家制造商,與富士康和碩聯合一起代工生產蘋果iPhone7。
這些動作對富士康并不利。因為富士康目前過于依賴蘋果,另外,迫于創新壓力,蘋果未來會對配件廠商的規格、質量提出更高的標準與要求,這可能導致其組裝生產線也需要跟著升級。但富士康通過大量機器人或者說只是簡單的機械臂驅動的相關的生產線可能無法適應未來蘋果更高的質量要求。因為通過引進大量機器人來代替流水線工人,這意味著富士康需要長時間保留與沿襲著原有的機器人生產設備對應的生產線,但蘋果對質量與品質的要求是不斷變化與提升的。
企業轉投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最高可獲1000萬元補助。近日,昆山市正式下發《關于加快昆山市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大力推進該市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加快形成經濟增長和產業競爭新優勢。
《意見》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設備投資額1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以下(不含)的“機器換人”及自動化設備項目,按項目設備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對采購使用本地產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設備的企業,單個項目最高補助1500萬元。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示范智能工廠、示范智能車間、智能制造項目的企業,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鼓勵企業生產制造適應市場需要的機器人、高端制造領域技術裝備及大型自動化成套裝備,對認定為國家、省內首臺(套)裝備產品的本市機器人及智能制造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轉投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領域項目,經認定,對實施轉投項目的企業按轉投項目研發與設備投資總額的10%給予一次性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1000萬元。
《意見》鼓勵企業自主創新。重點推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制造創新中心”建設,由昆山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進行補助。鼓勵特色產業基地(科技園區)建設機器人智能制造和物聯網產業創業基地、眾創空間,對新認定為國家、省、蘇州市的創業基地、眾創空間,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和50萬元的資金補助;鼓勵在昆山市設立物聯網企業,經認定的新設物聯網企業,新設當年或次年實際投資額超過1000萬元的,給予一次性補貼50萬元。對新列入國家級、省級企業互聯網化提升計劃的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領域的示范、試點企業,及獲得優秀軟件產品獎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至30萬元一次性獎勵。
《意見》明確了金融、土地、廠房等生產要素的扶持政策。在昆山組建或利用現有國有融資租賃公司,與蘇州國開行建立統籌統貸機制承接低成本資金,專門用于該市企業的“機器換人”設備融資租賃業務,實現租戶企業低成本、低門檻開展“機器換人”。
而昆山政府的這個消息是否意味著普通工人的“飯碗”真的快要保不住了?聯想到此前富士康裁員6萬的新聞,盡管已被證實作偽,卻仍然不免給富士康工人心里蒙上一層“陰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