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三月,機器人 Spencer通過了實習期,正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擔任機場引導員,為乘客提供指引服務。Spencer 有一對鐳射眼用作掃瞄周邊的環境,并配合預載的室內地圖來決定行走路線。Spencer 也懂得做一些人性化的行為,例如在帶領一隊人行走之時,間中轉身看看他們有沒有走失。而就在同月,弗吉利亞麥克萊思希爾頓酒店迎來了酒店看門人Connie。之后,比利時根特萬豪酒店迎來了機器人接待員Mario,它能講19種語言,并能模仿邁克爾·杰克遜跳舞。
雖然機器人服務員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玩意,但隨著越來越多機器人出現在酒店、機場這些公共場所,我們似乎可以嗅出這樣的跡象:機器人現在已經真的在動搖服務業了。根據歐洲委員會的調查,服務機器人創造的市場總值將在2020年達到1000億歐元。

區域經濟學咨詢專家Richard Pemberton對服務機器人頗有研究,他表示:
依我們之見,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的目的有兩個:其一是提升服務質量;其二是通過提高效率來降低成本。
而美國快餐連鎖店Zaxby已經應用了服務機器人,并實現了以上兩個目的。這個機器人叫做Hyperactive Bob,它能通過掃描停車場的進出車輛,也能實時統計加工食物的數量。
對于Hyperactive Bob,Pemberton這樣解釋:
算法系統能夠根據到來顧客的數量,來預測將來到來的人數,以及食物的需求量,這可以讓廚師們合理安排烹飪時間,以提供更好的服務。
新生的服務機器人市場
一般而言,服務機器人完成的是一些基本的任務,例如核對顧客人數或是推薦附近的餐廳。Pemberton表示:
至少就目前而言,你無法用Connie代替酒店管家。除了機器人,酒店還需要雇傭操作機器人的員工。

例如,Nua Robotics近日生產出了一只能夠隨處跟隨你的機器人手提箱。Pemberton表示:
它用藍牙和攝像頭來檢測你所處的位置,酒店也可以運用它來跟蹤客人的行李箱。
Savioke的Relay機器人可以了解酒店的布置,在必要時給客人以上菜服務。它現在已經在很多酒店得到了應用,比如喜達屋國際酒店。
不管是能上菜的機器人,還是能接待客人的機器人,在社會的接受程度可以說是非常高的。Pemberton表示:
我瀏覽了CeBIT的報告,發現服務機器人的前景非常樂觀。AI就是我們未來前進的方向,我們一旦我們已經接受了它的應用,我們將會看到整個行業的大增長。
當機器人與大數據相遇
就目前而言,希爾頓的Connie是最先進的服務機器人產品之一。Connie的名字取自于希爾頓連鎖酒店創始人 Conrad,它是機器人服務行業的首個管家,由IBM的Watson打造。在Watson官網上,寫著這樣一段描述:
一個使用自然語言程序和機器學習的技術平臺,從浩瀚的數據中解讀實質。
Connie也是自然語言處理專家,能夠理解俚語,也能從人的語氣中推測出人的感情。
Pemberton表示:
在不久的將來,Connie將能在顧客進入房間時識別人臉,并能自動將顧客的手機連接藍牙。Connie這樣的服務機器人在收集、連接數據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它們能夠識別人臉,儲存數據。例如,某顧客在入住邁阿密的希爾頓酒店之時,Connie掃描、手機、儲存了他的信息,那他在入住倫敦的希爾頓酒店時,這些信息就可以派上用場,幫助酒店更好地管理,也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人類和機器一起工作
雖然服務機器人的潛力不容小覷,但我們不用擔心它們會搶走我們的飯碗。Pemberton表示:
Connie這樣的機器人擁有著較高的認知能力,能夠幫助工作人員完成他們的工作。也許你的管家不像Mario那樣會太空步,但作為人類,他有著機器人難以取代的優勢。
然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AI 的概念也在不斷進化。我們無法預測未來,酒店行業也許會經歷巨大的變革,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無限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