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我們要找到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精準推進產業“三集”是政府工作報告重要內容,也是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
在工業坐標系中,我們處在哪里?委員們對鎮江的產業有著清醒的認識。政協委員張寧生對鎮江產業分析認為,鎮江的產業還是“重”,近年來,新興產業發展比較快,但作為稅源,還沒有頂上力。當前,一方面落后產能要去,另一方面還要保持gdp8.5%的速度,出路在哪里?必須瞄準“高精尖”,加快新興產業的發展,做強產業。
搶抓“一帶一路”傾力打造超千億級的鎮江航天航空產業集群,這是張寧生此次兩會提出的提案。張寧生說,2008年時,他曾第一次提出打造航天航空產業提案,當時鎮江在這個領域還是一片空白;2010年,他第二次提出推動航天航空產業的發展,而當時鎮江才“萌芽”;2015年,提出這個提案,就是希望鎮江航天航空產業園做大做強,形成一個超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超千億!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但張寧生認為“因為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據中國商飛公司在本屆珠海航展上首次發布的全球民用飛機市場預測報告顯示:預計到2029年,全球共需要30230架干線和支線飛機,這意味著中國國產大飛機制造將搶灘萬億元市場。從導航、銷售、代理、維修、管理、運營、維護、教育培訓等上下游產業將帶動巨大的市場發展規模。航空產業有望成為下一輪經濟爆發性增長點。
而當前我市航天航空產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總的來說,其規模偏小、技術含量低,處在產業鏈低端,如:只能生產航空座椅、內裝飾以及鋁框架門窗等;下一步我市應不斷創新向其產業鏈的中高端,如發動機、航空儀表儀器等方面發展,向核心技術挺進。同時要引進高精尖人才,提升產業工人素質。
“高精尖”,未來有廣闊市場的產業有哪些?張寧生說:“此次大會提案中,我建議打造機器人工業制造產業集群、石墨烯產業集群,特別是石墨烯作為新材料,周邊城市已經起步,鎮江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
“高精尖”技術落地,往往需要配套的科技服務。政協委員陶靠軍認為,企業的科技創新,往往需要大量的投入,加強科技服務配套,要讓政府的服務邁向縱深,真正讓企業實打實地獲得資金、技術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