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是貴州省委、省政府積極應對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的重大舉措。今年以來,貴州省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開展精準幫扶,實行貼身服務,解決突出問題,助推企業發展。
今年以來,貴州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把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作為促進工業提質增效的重要平臺和抓手,開展精準幫扶,實行貼身服務,解決突出問題,助推企業發展。
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宛會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是貴州省委、省政府積極應對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的重大舉措。實踐證明,百千萬工程已成為貴州省工業經濟增長的助推器。貴州工業經濟在新常態下依然保持了較快發展勢頭,增速位居全國前列,今年力爭全國前三。
實現工業重點突破
百千萬工程主要是指省級重點抓100戶企業立標桿,市級重點抓1000戶企業強骨干,縣級抓10000戶企業夯基礎。
貴州省實施百千萬工程的總體思路是:積極應對新常態,堅持解決企業問題與促進長遠發展并重,堅持幫扶企業與培育產業并重,堅持抓現有企業產出與抓新上項目投入并重,緊盯重點目標、重點企業、重點產業,強化分類指導,突出分級負責,統籌推進百千萬工程,著力協調解決階段性、區域性、行業性、應急性、長期性問題,務求工作有新作為、目標有新進展、幫扶有新成效,確保工業經濟穩中有進,為全省同步小康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根據《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意見》,貴州省制定了2015年的工作目標:
一是做大工業。全年2000萬元口徑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12%左右,工業占GDP比重達到36%,500萬元口徑工業投資完成3350億元,同比增長16%,50萬元口徑工業投資完成5800億元,同比增長16%。
二是做優產業。形成煤炭、電力、煙酒、化工、建材、裝備制造等6個千億元級產業,以大數據為重點的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總量突破2000億元,新醫藥產業總產值突破450億元。
三是做強企業。新增營業收入百億元級企業1~2戶、50億元級企業4戶、10億元級企業10戶、億元級企業50戶、規模以上企業500戶。
宛會東說,百千萬工程的實施有如下體會。一方面,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積極應對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的重大舉措。貴州工業經濟基礎薄弱,當前主要面臨三個問題,第一是提速,第二是轉型,第三是增效。企業面臨的也主要是這三個問題。如何進一步提升服務企業能力,破解當前企業和產業面臨的緊迫困難和問題,更加需要政府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對此,貴州省于2014年9月1日在全省啟動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具體通過省級抓百戶企業立標桿、市級抓千戶企業強骨干、縣級抓萬戶企業夯基礎,省市縣三級領導面對面、點對點開展企業貼身服務,促進工業企業做大做強,以工業的重點突破帶動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集全省之力、匯全省之智推進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四大班子領導一齊上陣,部門協同,省市縣三級聯動,形成工作合力。
凝煉工業發展新經驗
“實施百千萬工程積累了助推貴州工業發展新經驗。在實施過程中,我們不斷完善做法,總結經驗,推動百千萬工程更好地服務貴州工業發展。”宛會東說,通過一年多的實踐,工程初步形成了四個方面新經驗。
百千萬工程已經成為企業反映問題的主渠道。所有問題都可以向幫扶領導或各級聯席會議辦公室反映,且渠道暢通。對于企業問題有求必應、有求快應,從嚴從緊跟蹤督辦,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
百千萬工程已經成為合力解決問題的大平臺。省市縣三級聯動、齊抓共管,縱向連通,部門間密切溝通、無縫銜接、橫向協作,真正聚合了全省資源,形成全省一盤棋、一家事變大家事的良性工作格局。
百千萬工程已經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助推器。通過建平臺、強服務、優環境,一批中小企業成長壯大,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
百千萬工程已經成為檢驗干部作風的試金石。各級領導干部認真踐行“三嚴三實”,切實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創新服務方式,圍繞服務對象精心調研,有針對性地加強指導、提供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