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風口層出,乘風而起者頻頻。
“老樹開花”花滿枝,這是昆山轉型中最動人的風景:富士康科技集團加快“制造富士康”向“科技富士康”、“富士康制造”向“富士康智造”轉型;豐田工業通過整合重組,實現產值、銷售額、利潤三大指標跳躍式增長;好孩子集團正在走“全球化、粉絲級、生態型、整合者”的二次創業之路,立志成為“中國行業霸主,全球產業領袖”……
做好“老樹開花”文章,是企業共同的追求,更是保持持久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加大技改,增資擴股,重組嫁接,盤活存量,就地轉型,重點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待到“花滿枝頭”,“老樹開花”必是昆山企業轉型升級的樣本、昆山優越投資環境的最佳說明書。
技術“升級”、設備“換血”,機器換人“換”出新優勢
正值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熱潮,昆山企業通過內部加工設備“大換血”,緩解用工荒和產品技術落后的壓力,提升勞動生產率和產品檔次。
來到豐島電子(蘇州)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仿佛置身未來世界:幾十臺機器人揮舞著手臂,從夾取半成品到鐳雕圖案、照相檢測,再到產品裝配,不到10秒完成一次生產任務。今年,豐島電子投資2億元用于技術改造,預計今年產值將突破10億元。
年初,昆山推出《關于推進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財政扶持若干政策》,每年投入不少于20億元,用于科技型企業創新集聚發展、現有企業提質增效升級、產業空間布局優化調整。正是在此市場和政策紅利之下,下轉A2版 上接A1版 昆山正在掀起一股“機器換人”熱潮:富士康投入5億元實施“機器換人”,員工從最高峰的11萬人下降到目前的5萬人,直接經濟效益3億元;滬光汽車電器投入9000萬元進行自動化改造,預計2~3年內實現產值20億元。
“‘機器換人’的本質是以設備更新為載體的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管理創新,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 市轉型辦相關負責人指出,“機器換人”為昆山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更為處于低潮期的經濟注入了活力,提升了效益。
“機器換人”熱浪洶涌,今年以來,全市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84.5億元,增長12.4%。更重要的是,企業紛紛搶搭“機器換人”快車,推動了昆山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日前,昆山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機器人產業及智能制造發展的實施意見》,到2020年,全市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體系主營業務收入將達1000億元。
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吹響“總部經濟”集結號
“公司股權重組期間,昆山政府部門認真熱誠的態度、務實專業的能力、高效快捷的審批服務讓我們深受感動,我們更有信心在昆山扎根發展、做大做強。”9月1日,在臺灣榮成集團大陸上市主體及總部落戶昆山簽約儀式上,該集團董事長鄭瑛彬信心滿滿。
榮成集團“老樹開花”,呼應了昆山“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六年行動計劃”。 從當初一個凈資產9000萬元的生產廠區,到凈資產達24.5億元的大陸總部,昆山榮成演繹了一出“老樹開花”的精彩蝶變。更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像榮成一樣,選擇在昆山扎根,就地轉型。
登峰可造極,半步有乾坤。增資擴股、重組嫁接、盤活存量、就地轉型,老樹開花的企業比比皆是:彰化銀行、三星電機、三一動力等老企業紛紛增資擴股,蓄力發展;福伊特、研華科技等在品牌創建、自主創新方面取得突破;神達、正崴等制造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銷售總部;威富、統一、建大等則是建立區域、銷售、研發等不同類型的企業總部。
用“總部”牽住轉型“牛鼻子”,花橋追求更好的發展:一個企業總部園,引來韓國奧斯特姆中國區總部、華拓金融服務中國區總部、中國醫藥集團進口電商銷售總部等10個重點總部項目,注冊總資本超25億元。“企業總部園是花橋總部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大力打造‘對接上海第一站、轉型升級新引擎、宜居宜業新天地’三大品牌,為企業搭建高層次、集約化的總部商務運營發展平臺。”花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向下扎根、向上生長,昆山協調好“進”與“出”的步調,正是為了“贏在明天”。今年以來,昆山頻頻傳出項目落地開花的喜訊:全市新批外資項目188個,其中投資總額超億美元項目8個;43個重大產業項目開工率100%。
擺脫代工、植入品牌,用高端開啟轉型“加速度”
以原有競爭優勢為起點,再以品牌作為加速器,實現轉型升級。一批老企業、大企業的實踐證明,品牌引領能使之在謹慎擴張中迅速占據高位。
早在1992年,由臺灣巨大機械投資的捷安特落戶昆山,如今,捷安特在全球有2家原料廠、7家生產廠、13家銷售公司,產品通過1.2萬個經營服務點在50余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在公司總經理鄭寶堂看來,品牌效應是捷安特產生裂變的催化劑,捷安特得以發展成為集投資、研發、行銷、結算四大中心于一體的總部型企業集團。
品牌加冕,再把產品做到完美極致,已成為昆山企業轉型的方向。一款毛重僅為4.6公斤的“口袋車”引人注目,車身折疊后體積只有355毫米×300毫米×180毫米,相當于一個大號購物包大小,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官方授予“折疊后最小嬰兒車”。位于陸家鎮的好孩子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兒童產品設計、制造分銷和零售平臺,旗下擁有好孩子、小龍哈彼等多個自有品牌。品牌享譽全球,產品銷往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好孩子嬰兒車的市場份額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北美和歐洲第一。
深耕創新沃土,“老樹”開出了“新花”,迎來了轉型發展的春天。富士康應對市場競爭挑戰,創新經營模式,加快“制造富士康”向“科技富士康”、“富士康制造”向“富士康智造”轉型,量產自主研發品牌“富可視”液晶電視,在集團打造的“富連網”等電商平臺上實現網上銷售,新增年產值超30億元。越來越多的臺企像富士康一樣,跳出代工“搖籃”,不僅刷新著產業底色,還交出了一張漂亮答卷。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轉型升級尤為如此,依托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紛紛從“制造”向“智造”轉型,步入產業新藍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