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山出臺意見,將設立不少于5億元的專項資金,來加快推動機器人產業和智能制造的發展。
控制器、伺服電機和減速器被稱為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記者見到孫子健教授時,他正在對減速器上的擺線盤作失效分析,觀察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損耗情況,然后想辦法改進。孫教授曾是我國焊接專業的開拓者,帶著一顆炙熱的科研之心,他轉投機器人事業,致力于在減速器領域中沖破國外企業的限制。
華恒技術顧問、哈工大原教授孫子健說:“(這個)就相當于一個人,身高、體重,長什么樣,有各式各樣、各種指標衡量。但是在長久保持精度,這一個大家誰都關心的問題上,我們至少趕上了國際水平。”
昆山華恒用上了自行生產的減速器,這給企業未來的機器人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通過與院所高校的產學研合作,華恒掌握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并迅速開展產業化工作。龔燁飛還在讀碩士時,就因為學校的產學研項目,來到華恒。企業開放的創新氛圍,讓他在這里一待就是七八年,從碩士一直做到了博士后。他的工作,就是讓機器人變得更加聰明。
華恒機器人事業部機器人所所長龔燁飛說:“在這里面做研發,有時候感覺,像在創業一樣。資源又是配套得很好,而且都是很專業的資源。”
昆山提出到2020年,全市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體系,主營業務收入達1000億元,引進機器人零部件及相關智能裝備企業或項目100個,實施“機器換人”項目1000項,力爭使昆山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智能制造及機器人產業集聚區。
昆山市經信委主任陶林生說:“我們市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專項資金。設立一個不少于5億元的機器人產業專項發展資金,來加快推動機器人產業和智能制造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