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5廣東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在廣州舉行,為期1天。20名來自電氣機械、能源和電子信息等領域的省長“洋顧問”,將圍繞“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創新驅動與共贏發展”的主題,貢獻各自的精彩報告。每逢此時,作為經濟開放大省的廣東,必將刮起一場“思維旋風”。
在上一屆,也就是2013廣東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上,18位省長經濟顧問就曾圍繞“拓展開放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這一主題,對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大量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兩年時間過去,這些“金點子”落地情況如何?記者獲悉,會后,省政府對顧問建議進行了專題研究,制定了《2013廣東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采納顧問建議工作方案》,整理出66項建議,并轉發有關單位落實。而這些意見建議,現已融入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血液中。
形成完整梯隊實驗室體系
在2013年國際咨詢會上,多位省長經濟顧問提出加強保護知識產權、引導扶持創業、營造創新環境等建設廣東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
對此,廣東積極完善和落實創業服務政策,引導扶持創業企業發展,把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作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點工作。目前,全省共認定省小企業創業基地101家、認定定點創業培訓機構126家;設立創業帶動就業專項資金,2015年至2018年計劃投入25億元,目前已安排10億元。
另外,廣東大幅增加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公益性科學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究資金的金額和比重,引導各方資源向基礎研究領域傾斜,逐步補上廣東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的短板。同時,在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業等重點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國際合作平臺、專業性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和基礎應用研究平臺,目前廣東已經形成由國家級、省級267家重點實驗室組成的具有完整梯隊的實驗室體系。
統籌推進引入高端海外人才
在上一屆會議上,多位省長經濟顧問還提出促進金融合作、加強引進海外人才、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等構建廣東開放合作平臺的意見建議。
對此,廣東近年來進一步加強與香港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合作,支持粵港跨境互設金融機構。截至今年6月末,共有來自香港的10家銀行機構在廣東設立營業性機構172家,其中異地支行64家;廣東有港資背景的保險機構經營主體5家,港資入股的保險專業中介公司4家;廣東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在香港共設立7家證券公司、9家基金公司、2家期貨公司、1家股權管理公司。
廣東還著力加強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研究制定更具開放性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激勵政策。比如統籌推進“領軍人才計劃”“外專千人計劃”“海外專家來粵短期工作資助計劃”等,重點引進了一批能夠引領和突破前沿學科和關鍵技術能力的科學家和領軍人才。
掛牌成立智能機器人研究院
在上一屆會議上,更有多位省長經濟顧問提出拓展產業合作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結構等推進廣東產業技術國際合作的意見建議。
其中,魯道夫沙爾平戰略咨詢交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魯道夫?沙爾平先生提出的“加強中德企業的合作——推進中德金屬企業的對接合作”的建議,就在中德(揭陽)金屬生態城“落地開花”,推進了中德金屬企業的對接合作。德國歐綠保集團、德國保庫、德國艾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19家中德合作、代表行業領先水平的智能制造、綠色環保項目落戶中德金屬生態城,計劃投資超過100億元。2015年5月,中德金屬生態城獲國家工信部批準設立“中德(揭陽)中小企業合作區”,成為工信部批準的全國第三個、華南地區首個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