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臨港地區將打造國際智能制造中心,到2020年將初步形成框架,2025年基本建成。
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鳴波表示,今年7月底,正式啟動建設國際智能制造中心臨港行動方案編制工作,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了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臨港行動方案。
陳鳴波表示,行動方案提出要以前沿引領、跨界融合、重點突破為原則,把臨港地區打造成為輻射帶動長三角、服務我國制造業能級提升并在全球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國際智能制造中心”。
方案提出,到2020年,臨港地區將初步建成國際智能制造中心框架,被評定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在若干智能制造重點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制造服務平臺,創建一批技術水平領先的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打造一批生產過程智能高效的智能制造樣板工程。
到2025年,將基本建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智能制造中心,成為全球智能制造技術和服務輸出的重要創新基地之一。將基本形成智能制造創新服務體系,具備匯聚全球創新資源開展智能制造技術創新和成果孵化的能力;基本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產業鏈,技術、產品、服務具備全球競爭力;基本形成智能制造人才高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集聚、產學研合作緊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