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公布了第一批14個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蕪湖有3個基地入選。在9月18日召開的全省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動員大會上,我省為蕪湖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授牌。
蕪湖獲批數量居全省第二
獲批的蕪湖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分別是:蕪湖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發展基地、蕪湖鳩江經開區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基地、蕪湖三山經開區現代農業機械產業集聚發展基地。蕪湖獲批數量位居全省第二位,僅次于合肥市(4個基地)。這也意味著我市在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版圖上謀得重要一席。
今年4月,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的意見》,提出在相對集中的區域,匯聚產業配套完備、創新優勢突出、區域特色明顯、規模效益顯著的產業群體,形成支撐安徽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從今年5月份開始,安徽省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開始遴選,經過初評、答辯和實地考察,最終推出了全省首批14個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
到2017年,單個基地總產值或翻番
記者了解到,入選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將會給我市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和現代農業機械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帶來很多政策上的機遇。
據悉,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專屬優惠政策多多,其中包括我省每年將安排20億元至30億元的產業專項資金扶持基地建設發展,從省級預留建設用地指標中優先解決基地重大項目建設,將省高新技術產業基金規模擴大到200億元以上,省高新技術產業基金通過參股等方式引導支持市、園區設立產業基金,對基地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重大項目予以支持。
在得到政策支持的同時,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也承擔著重大的發展任務。2014年全省14個省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總產值和稅收分別達2223億元和116億元。而到2017年,單個基地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或3年(2014—2017年)實現翻番,稅收累計增長不低于50%。到2020年,單個基地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或3年(2017—2020年)再翻一番,稅收累計增長不低于30%。
根據規劃,未來5年,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規劃建設重大項目544個,總投資約4000億元。預計到2017年總產值將超過5000億元,稅收有望達到256億元。 記者了解到,今后我省還將評選第二批、第三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未來,蕪湖將會有更多此類基地獲批,這無疑將會促進蕪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更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