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創粵新”采風團和佛山市領導見面會上,佛山市長魯毅稱,佛山需工業機器人2萬多臺套,但目前其應用僅3000臺套,為此佛山正在申請重大科技平臺。今后,在佛山智能工廠、物流等領域,你都能看到機器人的身影啦!和機器人做同事。佛山市長魯毅表示,日本馬桶蓋、電飯煲的科技水平佛山企業已能達到,只是在產品推廣方面仍很薄弱,下一步會加強策劃推介以及對國民心理的調研(7月21日《廣東發布》)。
許多企業都知道智能自動化升級,即機器換人不僅解決用工荒,更是人工降低成本、提升企業價值的快車道,但就是難下決心邁開第一步。企業積極性如何,取決于市場競爭壓力、市場需求和能否給企業帶來明顯效益。如果市場前景不明朗,大多數的企業就不會去冒險。通過政府這只有形之手,在消除企業觀望和顧慮時,讓機器換人所帶來驚人效益的企業現身說法,是關鍵的第一步。周邊的兄弟城市中山和佛山,去年就啟動了政府扶持企業機器換人戰略。
近年來政府不斷強調產業轉型升級、城市升值。其中做得最多的是引導企業從設備更新向利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材料轉變,從生產制造環節的改造向研發、設計、營銷和服務全流程的再造轉變。這些工作都有效果,但卻不是企業最迫切解決的問題。沒有人去滿足生產需要,或者找不到可以代替勞動力缺口的辦法,企業的生產經營再怎么能賺錢,也只是空中樓閣。
企業渴望政府像重視上市和技改一樣推動企業機器換人,核心是出臺有利于企業轉型的制度和政策,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除了給政策支持和資金獎勵,要大力營造支持創新和升級、寬容失敗的發展氛圍。在檢測中心建設、搭建設備升級平臺等方面,該出手時就出手。如果等到企業走上機器換人這條路,是被市場逼出來的,不是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就不會孤注一擲去進行升級換代。那么政府的幫扶就遲了好幾步,就遠遠被長三角地區甩在后面,在新常態下會失去發展的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