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城市發展的動力。當下,佛山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政府、科研院所、企業該如何協同創新?與會的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楊海東認為,科研應與產業相結合。他還透露,廣工大擬在南海建立機器人學院,助力機器人產業發展。
如何運用政產學研合作,助力地方創新?如何建設地方創新體系?25日,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科技廳聯合主辦的“創新驅動南粵爭先”—廣東政產學研創新發展研討會在廣州舉行。政府部門、高校與研究機構代表、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就“政產學研創新發展”這一命題,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
創新是城市發展的動力。當下,佛山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政府、科研院所、企業該如何協同創新?與會的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楊海東認為,科研應與產業相結合。他還透露,廣工大擬在南海建立機器人學院,助力機器人產業發展。
如何破解科技產業“兩張皮”
高校、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如何轉化為企業生產力,助推產業創新?
作為與會代表之一,楊海東認為,科研發展應與產業結合,脫離產業的科研將很難存活。“目前,我們研究院申請的發明專利有200項,引進了30多個團隊,并與300多家企業展開合作。今年,我們啟動了一個機器人計劃,在南海各鎮進行機器人宣講會。圍繞每個鎮的支柱產業,告訴企業該怎么做。”
楊海東稱,產學研合作,首先要把科研成果推出去,告訴企業我們有什么成果;其次,要結合企業需求,在學校組織相應科研團隊,一個個對接。“現在,我們與佛山的陶瓷、家電、五金、鋁型材等行業的龍頭企業都成立了合資公司。”他還透露,廣工大準備在南海建機器人學院,助力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如何破解大學科研與產業“兩張皮”難題?25日,佛山市科技局副局長周佩珊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提到,佛山市科技創新工作的特點是務實,以產業技術創新為立足點。“基于佛山這一特點,大學、科研院所在佛山的創新工作必須深入產業,對佛山產業需求有深度了解、給出針對性技術創新。因此佛山科技工作也應圍繞著大學、科研院所此類需求,支持載體環境建設。”
她表示,廣工大數控研究院、佛山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廣東西安交通大學研究院都是這方面的例子。此外,佛山與中科院的合作也堪稱全國地市與中科院合作的典型。今年6月,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到佛山視察院市合作工作時表示,佛山是中科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一面旗幟。
更多>相關資訊
0 條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