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杭州蕭山220千伏寧圍變電站迎來了一位新的“巡檢員”。這是蕭山電網引進的首臺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可對變電站一次設備進行智能巡檢,巡檢質量 “不打折”。
“萌萌的”機器人大顯身手
“在變電站內,機器人每天都會沿著固定軌道巡檢設備,它就像一位醫生,忙著看、聽、測。”變電站值班員周建國說。它有一對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分別集成著可見光攝像機和紅外測溫儀。通過可見光攝像機把設備巡檢情況全部拍攝下來,并實時傳到后臺電腦上。一到達需要巡檢的設備旁,就自動定位、對焦、拍攝,閘刀位置是否異常、儀表指數是否越限……每個小細節都逃不過它的“眼睛”。機器人的另一只“眼睛”是紅外測溫儀。“變電站一次設備是否健康,很重要的判斷標準就是設備是否過熱。它通過紅外測溫儀,可精確測量設備溫度。”周建國介紹道。機器人的聽覺也很靈敏。在設備區,要從各種雜音中分辨出異常放電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機器人抗干擾能力更強,它的聲音接收器將周圍環境的聲音全部收錄進來,自動識別設備異常聲音,同時還具備智能分析功能,發現異常立即報警。
巡檢結束后,機器人默默回到自己的“房間”,開門,轉身,充電,一切按部就班,看來,它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不錯。
“跑不死”的機器人勝人一籌
“機器人的聽覺、視覺更靈敏,一些人需要借助望遠鏡等輔助設備才能完成的任務,對于機器人來說則是小菜一碟,而且測量的結果更精準。”該公司變電運檢中心負責人周鋒說道,相比人工巡檢,機器人巡檢有著獨特的優勢。
機器人在巡檢過程中可以同步保存、隨時處理圖像和視頻資料,便于實時觀察和后續查閱。“碰到雷雨天、臺風天等惡劣天氣,機器人則可以漂亮地完成工作。”周建國說道,比如霧霾天,電力設備容易“受傷”,并且能見度較低,設備區噪音也更大,機器人則受干擾,它具有的圖像識別系統可對圖像進行放大處理,并能從雜音中準確分辨出異常聲音。
此外,機器人的“精力”也比人要旺盛。“如果我們在程序中設定連續巡檢48小時,它就會一刻不停地工作兩天兩夜,中途如果電量不足了,它會回到自己的‘房間’充電,充完后繼續工作。”周鋒說道。
目前,這臺智能巡檢機器人還在“試跑”階段,運行效果很好,有望到更多的變電站執行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