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2014年公司營業收入3.14億元,同比增加29%,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4253萬元,同比增32%,EPS為0.42元,基本符合我們之前預測的EPS0.43元的預期。
收入增長因各業務全面回升。其中,過程自動化系統增長23%,流程工業信息化系統增長24%,自動化儀表增長26%,此外,新增加的機器人(42.69,-0.030,-0.07%)和智能制造業務的占比近5%。整體毛利率44.26%,較2013年大幅增長3.91個百分點。毛利率提升原因是業務規模提升導致的規模效應,而信息化業務的外購硬件占比下降,也導致毛利率提升。
過程自動化仍是公司的核心業務,營收2.16億元,同比增加23%,在持續3年下滑后首次取得大幅的增長,主要得益于核心產品NT6000分散控制系統在300MW以上等級機組上增加了應用業績。公司在溫度場控制信息系統、核電都開始布局,微型電網控制系統業務14年翻番,預計今后將穩定增長。
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全年營收1472萬元。伺服、變頻等智能制造產品均具有物聯網接口,與“智能工業云平臺”有效互聯,為面向行業的大數據庫和個性化定制打下基礎,智能制造業務15年將高速增長。
凝汽器在線清洗機器人已完成小批量樣機試用,公司將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積極推進15年的推廣示范應用,預計1H15將實現批量出貨,16年則有機會出現爆發式增長。
公司營業收入15-16年處于快速增長階段。預計,15年自動化系統業務、流程工業信息化系統、自動化儀表、智能制造的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0%、25%、24%和375%,而凝汽器在線清洗機器人出貨約1億元,但考慮大部分可能采取EMC的銷售方式,預計實現收入4000萬元。
預計15-17年主營業務收入為4.50、6.57和9.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46%和39%。預計15-17年凈利潤分別為6509萬元、1.05億元和1.49億元(原預測2015-16年利潤為6572萬元和1.07億元),同比增長53%、62%、41%%,每股收益分別為0.64、1.03、1.46元/股。
公司擬進行員工持股計劃,使員工利益與公司價值捆綁。第一期計劃實施規模不超過1750萬元,一期股票規模大約為60.39萬股,其中董事長贈與資金比例為20%。就中長期而言,持股計劃是正面的市值預期信號。
考慮到機器人業務即將上量和智能制造的良好前景,維持增持的投資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