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舉辦的珠海航展上,數十款國產無人機的現身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分析人士認為,無人機在軍用和民用市場中都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超過170多家單位在生產無人機,未來整個無人機市場的規模將超過千億元。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意味著資金對“無人機”概念股的追逐將具備很強的持續性。今年9月4日至9月8日,美國無人機設備提供商RADA的股價大幅上漲超過300%,就A股市場來說,進入四季度后,WIND無人機概念指數持續處于橫盤震蕩狀態,隨著近期市場普漲格局的重新出現,有分析人士認為該板塊有重新走強的可能。

優勢顯著 應用廣泛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英文縮寫為“UAV”,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被譽為“空中機器人[-1.22% ]”。從技術角度定義可以分為:無人直升機、無人固定翼機、無人多旋翼飛行器、無人飛艇、無人傘翼機等類別。
業內人士表示,無需人員駕駛且能執行更危險的任務,使得無人機技術廣泛應用在偵查搜索領域。美國將無人機技術作為主要發展方向,已經實現了無人機航母著陸。無人機技術必將成為未來各國技術競爭的又一個重要領域。
有專家指出,無人機系統由飛機平臺系統、信息采集系統和地面控制系統組成。最初的無人機主要以偵察機為主,一些無人機已經裝備了武器。由無人機擔任更多角色的軍事預想,最初是轟炸和對地攻擊,空對空戰斗。裝備有武器的無人機被稱為無人戰斗機飛機(UCAV)。
20世紀90年代后,西方國家充分認識到無人機在戰爭中的作用,競相把高新技術應用到無人機的研制與發展上:新翼型和輕型材料大大增加了無人機的續航時間;采用先進的信號處理與通信技術提高了無人機的圖像傳遞速度和數字化傳輸速度;先進的自動駕駛儀使無人機不再需要陸基電視屏幕領航,而是按程序飛往盤旋點、改變高度和飛往下一個目標。新一代的無人機能從多種平臺上發射和回收,例如從地面車輛、艦船、航空器、亞軌道飛行器和衛星進行發射和回收。地面操縱員可以通過計算機檢驗它的程序,并根據需要改變無人機的航向。
無人機可實現高分辨率影像的采集,在彌補衛星遙感經常因云層遮擋獲取不到影像缺點的同時,解決了傳統衛星遙感重訪周期過長、應急不及時等問題。無人機用途廣泛、成本低、效費比好,且無人員傷亡風險,生存能力強,機動性能好,使用方便,在現代戰爭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民用領域則有更為廣闊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