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測試中,這款小型變形機器人可以從扁平狀態變成四條腿站立的機器人,無需人類幫助即可行走和轉彎。但是與“變形金剛”玩具不同,這款機器人并非為兒童設計的玩物,而是為了幫助執行搜救任務。
這種機器人由5層材料制成,都是激光刀根據數字規格切割而成。中間層是銅,刻有復雜的電引線。兩層紙質結構包裹銅層,最外層則是有變形記憶功能的聚合物,遇熱后可自動折疊。這些激光切割的材料被組合起來后,再將一個微處理器和一個或多個小型發動機安裝在材料表層上。

一旦電池通電后,扁平機器人的外部聚合物會受熱折疊,在4分鐘內變形為可移動的機器人。它長約12.7厘米,可以以每秒鐘5厘米的速度爬行,也能自己轉彎。
機器人原型中的附件都是手工完成的,但可用機器“分揀”系統代替。專家們認為,組裝系統可以為大規模生產多用途機器人提供廉價方案。這種小機器人可在狹窄受限空間使用,比如在倒塌建筑中搜救幸存者。
哈佛大學博士生薩姆·費爾頓(Sam Felton)指出,傳統制造方法需要昂貴的機械,而3D打印技術不適合大規模生產。可是折疊機器人的部件卻可通過標準工具迅速而廉價地大規模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