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商業周刊》近日發布文章稱,兩大科技巨頭谷歌和Facebook自去年12月以來已經收購了多家公司,如無人機公司Titan和Ascenta、WhatsApp、智能家居公司Nest等等,其中也不乏大手筆。它們正積極尋求鎖定前沿技術,為科技未來而戰,未雨綢繆。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6個月前,輕量級私人飛機公司Eclipse Aviation創始人、微軟的第18名員工弗恩·拉伯恩(Vern Raburn)成為了一年前成立的創業公司Titan Aerospace的CEO。它的年輕工程師們正試圖打造能夠在高層大氣持續飛行數年的太陽能無人機。拉伯恩對于該無人機廠商的愿景并不特別:研發幾年后,將它賣給一家財力雄厚的航空航天巨頭。“我原以為要過三年,四年或者五年時間才會并入波音、洛克希德、諾斯羅普格魯曼等公司。”他說道。
然而,拉伯恩入職幾個月后,Facebook和谷歌就一起對Titan發起追求攻勢,引發業內高度關注。Facebook最終選擇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國的無人機廠商Ascenta,而谷歌則在4月14日宣布買下Titan,收購金額并未公布。Facebook和谷歌都在設想利用無人機來為還未能上網的人提供無線網絡連接。“我從未想象過谷歌會參與進來。”拉伯恩說。
收購潮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谷歌和Facebook會將無人機納入其維持其在科技行業的重要地位的宏大計劃當中。一連串的并購交易反映出了它們進軍核心業務以外領域的興趣,以及創造全新未來的野心。在過去幾個月內,谷歌先后吞并了數家處于領先的機器人創業公司、人工智能公司和智能家居公司。與此同時,Facebook進一步深入智能手機應用領域,并收購了一家試圖復興虛擬現實概念的公司。
“我們正處于其中一個原來不可想象的瘋狂事情一下子變得現實的時期。”科技圖書出版商O’Reilly Media創始人蒂姆·奧萊利(Tim O’Reilly)指出,“拉里·佩奇和馬克·扎克伯格都充滿信心,自尊很高。他們都不愿意讓他人來開創未來。”
去年12月以來,佩奇和扎克伯格之所以能夠掀起席卷8家公司的收購潮,一部分是因為他們有資本這么做。盡管股價近期出現下滑,谷歌和Facebook仍坐擁大量現金,它們的市值也位居世界前列。“它們是非傳統的企業,主要從事軟件開發。”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邁克爾·庫蘇曼諾(Michael Cusumano)指出,“它們并不像每打造一款新產品都需要耗費上十億美元或以上的通用汽車和英特爾。它們沒有那種高額支出,那除了并購它們的現金還會用來做什么呢?”
谷歌32億美元收購回來的Nest將會讓它在智能家居概念的定義上占據領先。Facebook對流行通訊應用WhatsApp的190億美元天價收購令人難以置信,要知道后者只有32名工程師。不過該舉直接強化了Facebook在移動領域的地位,并為它帶來了主要來自海外地區的5億用戶。
爭奪未來
當然,企業展開并購交易或多或少都體現了它們的憂慮和對安全感的渴求,硅谷當下的并購潮也不例外。科技行業正處于史上最動蕩的變遷時期之一——從以年銷量達3.5億臺的PC為中心的世界轉到智能手機大行其道、年銷量破10億的世界。與PC不同,智能手機可以隨身攜帶,無處不在,主要用于訪問應用,而非網站。像搜索廣告和顯示廣告這樣的舊式創收模式難以實施于移動領域。
因此,大家都在為下一個重大收益來源而展開瘋狂的搜尋。“人人都在試圖盡可能快速地逃到未來。”投資研究公司Discern Analytics常務董事保羅·薩夫(Paul Saffo)稱,“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具體需要什么工具,因此他們一路上看到什么就攬下什么。”
Facebook 3月對Oculus VR的收購就是有這么一種拼命抓稻草的意味。扎克伯格當月拜訪了Oculus位于南加州的辦公室,并試用了其名為Oculus Rift的虛擬現實眼罩。“那也許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酷的玩意之一,”Oculus CEO布倫丹·艾里布(Brendan Iribe)稱扎克伯格當時如是評價。扎克伯格接著問道,“我能幫到什么忙嗎?”
數天后,Facebook宣布將斥資20億美元收購該公司。Oculus有100名員工左右。它還未正式推出商用產品,能夠用來體現其虛擬現實技術也就只有其它公司正在開發的一些基礎游戲畫面。扎克伯格發表博文稱,他希望將Oculus打造成適用于游戲以外的眾多體驗的平臺,如與來自全球各地的學生和教師一起在虛擬教室上課,在家咨詢虛擬醫生。
前車之鑒
為了這種未經證明的概念砸下數十億美元固然有風險,不過有一強有力的例子可以證明不快速激進地行動去爭取鎖定新技術會引發什么后果。微軟和甲骨文在1990年代統治了科技行業,但如今,它們都在苦苦適應行業的變遷以及智能手機和云計算趨勢。“贏得科技行業的其中一個領域,你基本上就可以輝煌十年。”風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合伙人本尼迪克特·埃文斯(Benedict Evans)指出,“對谷歌和Facebook而言,問題就是下一次行業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時候會是什么情況,如何才能收購到可能會成為那個未來一部分的重要公司?”
正是這一點促使Facebook和谷歌都到拉伯恩門下拜訪。Facebook想要將無人機納入其牽頭成立的Internet.org組織。該組織的創立方還包括愛立信、三星和諾基亞,它旨在將無線互聯網推向發展中國家還沒條件上網的數十億人口。谷歌有著同樣的目標,計劃將Titan的無人機用于補充其氣球網絡Project Loon項目。它們也有可能將無人機用于其它的前沿想法,如為地圖服務收集實時信息,監測交通和追蹤天氣狀況。
拉伯恩坦言Titan無人機距離商用部署還有一段距離,不過他認為谷歌豐富的資源能夠加速推進研發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