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政府新聞辦于2013年7月10日(星期三)上午10時在省建設大廈7樓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請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曹軍介紹第十三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的相關情況,出席發布會的還有吉林省建筑大學副校長李繼民、吉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郝鶴,他們一并回答了記者提問。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社、香港大公報、香港商報、吉林日報、省政府網站等23家省內外媒體的近30名記者參會。吉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楊紅軍主持了本場新聞發布會。
曹軍(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和感謝各位參加第十三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將于2013年7月14日-20日在長春市舉辦。競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和吉林建筑大學共同承辦。召開本次新聞發布會,就是將競賽有關情況通報給大家。希望在新聞媒體朋友們的鼎力支持下,共同為第十三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的隆重舉辦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下面,我把有關情況簡要做以介紹。
一、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活動概況
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是面向全國青少年開展的一項將知識積累、技能培養、探究性學習融為一體的綜合多種學科知識和技能的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自2001年起,每年舉辦一屆,至今已舉辦十二屆,是國內規模最大、管理最規范的面向青少年機器人愛好者的一項賽事活動。該競賽的宗旨是:為廣大青少年機器人愛好者在電子信息、自動控制以及機器人高新科技領域進行學習、探索、研究、實踐搭建成果展示和競技交流的平臺,普及機器人技術,激發廣大青少年的創造力,強化團隊精神,培養動手實踐能力,提高科學素質。
機器人競賽包括五項賽事:機器人綜合技能比賽、機器人創意比賽、機器人足球比賽、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每項比賽分為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組別。凡在校就讀的中小學生(包括中等師范學校、中等專業學校、職業中學、技工學校等)均可參加各級別舉辦的相應競賽活動,每年參加各級別競賽活動的全國中小學生約有1000多萬人次。通過競賽選拔出的優秀隊伍將組成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代表隊代表我國參加相關國際比賽。
二、本屆競賽情況簡介
第十三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將于2013年7月14-20日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辦。本屆大賽預計將有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建設兵團及港澳等33個地區的528支代表隊參賽,選手1525名、教練員528名、裁判員66名,是競賽歷史上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賽事。本屆競賽的主題是:放飛中國夢、快樂共成長。共有五個比賽項目,分別是主題為“飛天夢想”的機器人綜合技能比賽、主題為“社區志愿者”的機器人創意比賽、機器人足球比賽、主題為“關愛老人”的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及主題為“奪壘奇兵”的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競賽將評選出各單項一、二、三等獎、組織獎和單項獎。為保障競賽活動科學、專業、公正和規范,在報到、檢錄、成績統計、信息查詢等整個競賽過程中將全程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大賽安排在吉林建筑大學進行,14-16日進行培訓、布展等前期工作,17-19日進行各個項目的正式比賽,20日上午在吉林建筑大學文體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暨閉幕式。
以上就是我要向各位新聞界朋友介紹的有關情況,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前去采訪報道,希望大家對本屆機器人競賽給予更多關注!
謝謝大家!
2013年7月10日新聞發布會部分問答實錄
1、城市晚報記者:我是城市晚報記者。請介紹一下機器人競賽在促進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發揮的作用。
曹軍:機器人競賽是上個世紀末由中國科協青少年工作部積極創意并組織開展的一項青少年科技活動。進入21世紀,伴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與迅速普及, 青少年機器人活動陸續在我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蓬勃興起。研究、創意、動手制作機器人活動已成為新世紀中小學校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的新亮點和新領域。孩子們通過計算機編程、工程設計、動手制作與技術構建,結合日常觀察、積累,去尋求自己最完美的解決方案,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該活動在向廣大青少年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同時,弘揚了科學精神,引導廣大青少年崇尚科學、追求真理、銳意創新、迎接挑,對于提高廣大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和科技意識,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中國新聞社記者:我是中國新聞社記者。請介紹一下我省代表隊在歷屆參加本項賽事的情況。
曹軍:我省從2005年開始組織開展機器人競賽活動,每年5月份在省內舉辦全省機器人競賽,選拔出優秀隊伍代表我省參加全國競賽。開展競賽初期只有長春、吉林兩個地區幾十名選手參與競技,只有幾個選手能入圍國家比賽。近幾年,隨著機器人活動的普及與推廣,省級競賽的覆蓋面已由原來的兩個地區發展到長春、吉林、松原、通化、延邊五個地區,參賽選手也增加至200余人。今年我省共有26支隊伍、80名參賽選手入圍國家賽,創我省參賽以來歷史最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