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電影里人的大腦受到控制而變成無堅不摧的殺人機器,這并不是毫無根據的杜撰。6月11日,記者在山東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就看到,老鼠和鴿子大腦中被安裝了復雜的控制裝置后,研究人員讓它們左轉就左轉,走直線就走直線。此外,研究中心里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機器人,有在工業上用于水泥噴漿的龐然大物,也有可以鉆入狹窄管道的小不點兒,這些都是科技的濃縮。
會唱歌能迎賓,還能記住人臉
6月11日下午,記者來到山東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樊炳輝的辦公室。這哪是辦公室啊,桌子上、地上、架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器械。“辦公室就是實驗室,這一點是我們機器人中心的特色。”樊炳輝教授說。
隨后,樊教授帶記者在他所處的二樓參觀。實驗室里一個藍色的機器人娃娃讓記者眼前一亮。“這是我們為今年學校校慶特意研發出來的,它能迎賓、能唱歌,能記住校友的面孔,是一個非常有人緣的機器人。”樊教授說。
來到中心一樓,記者看到大廳內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但它們看起來跟普通的機器沒什么特別大的區別。“這些也是機器人嗎?”樊教授表示,人們被一些影視作品給誤導了,“機器人其實是具有擬人功能的一種機械電子裝置。只需要其一種功能但卻造成人的樣子,那樣成本就太高了,也不現實”。
不起眼的“大塊頭”最有料
從業20多年,提起最讓自己滿意的機器人,樊教授說還是他們團隊最早研究出來的噴射混凝土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就在一樓擺放著,一個長長的“手臂”鑲嵌在卡車一樣的基座上,樊教授說這個機器別看不起眼,還贏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諸多榮譽。
到底這個大家伙有啥好的呢?“它可解決了很大的問題。”樊教授說,例如在隧道開鑿當中,爆破后隧道內壁上有很多的石頭是不穩固的,這就需要加固,其中有一步就是噴射混凝土加固。以前靠人工噴射,混凝土里的石子沖擊隧道內壁后會強力反彈,危險性很大,“我有一次就被反彈回來的石子擊碎了眼鏡。”而這個機器人就讓操作者離開作業面一段距離,保證了安全,并且工作效率也高了不少。
玩具車改裝成移動機器人
“它是一個可無線視頻監控語音控制機器人,就是我能通過語音控制它,并且它上面還安裝了攝像頭,能傳回來視頻畫面回來。這是一個爬管兒機器人,在狹小管道檢修等領域有很大的用途。”研究中心的研二學生紀鵬向記者展示了他自己制作的一個移動機器人。只見,紀鵬用連接在電腦上的話筒發出語音指令“右轉”“左轉”后,機器人立馬就按照他的口令執行起來。“下一步我想讓這個機器人能處理視頻畫面,這樣,它就能在碰到復雜情況時自己能處理了。”紀鵬說。
邊聽紀鵬講解,記者邊研究這個“小怪物”:這不就是一個小汽車?“對,就是一輛普通的模型車,我在上面安裝了攝像頭、操作控制系統,它就成了一個機器人了。”紀鵬說,他之所以選擇研究機器人,就是因為當時覺得好玩,“現在也這么覺得”。
大腦被“入侵”,老鼠鴿子任憑擺布
參觀過程中,最讓記者感到神奇的是兩只動物機器人。“動物機器人只有在重大課題展示的時候才能操作,因為準備一次時間非常長,步驟非常麻煩。”雖然樊炳輝教授只是給記者看了他們之前錄制的動物機器人視頻,但仍然讓記者驚嘆不已。
只見,研究人員在一臺電腦上打開了軟件,軟件上只有幾個簡單的按鈕:“左拐”“右拐”“前進”“后退”等。而在這個充當控制系統的電腦旁邊,連接著幾根線,通過一些復雜的電子元件,它們最終連接到了實驗老鼠的腦袋上。
隨后,操作人員點擊操控面板上的右拐按鈕,老鼠就在一個圓形的器皿中不斷地右轉,有時候也會突然停下來,但是還是接著又轉起來。“這就說明老鼠被控制了行為,也能看出來這只老鼠不太情愿被擺布,它的大腦發出指令來讓它停止右轉,但是操作系統給出的指令它又必須聽,相當于有兩套指令系統在命令它。”稍后,這只老鼠動物機器人還“表演”了左轉。
而隨后出場的由鴿子改造而成的動物機器人,更讓記者感到驚奇。“咦,這只鴿子腦袋后面沒有線,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巨大的"瘤子"。”經過研究人員解釋才知道,這是個無線遙控的動物機器人,鴿子腦袋后的鐵疙瘩是一個指令接收器,控制著鴿子的行為。跟老鼠只會往左往右不同,這只鴿子在人為控制下,能沿著呈方格的紅線前進,到了拐角的地方還會轉彎。
“山東科技大學是山東最早研究機器人的。并且,山東科技大學的前身之一山東礦業學院,在全國煤炭系統里面也是最早研究機器人的。”樊炳輝教授說,機器人的研究反映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實力,它集合了包括機械、控制、計算機等多個領域的最頂尖知識。未來,山東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還有很多很多的設想去完成。“我們也很高興看到,很多中小學在開展機器人的課外興趣課程,讓孩子們早日了解機器人,揭開神秘面紗,更加熱愛科學。”樊炳輝教授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