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能干什么?能從事各種人類不適合從事的高危行業和精細工作;能變形成汽車、飛機、坦克,就像大黃蜂、擎天柱;還能做力大無比、武藝超群的保鏢,就像終結者、機器俠……你可能會暢想出一大串,但是恐怕你想象不到它還能炒菜,成為酒店的“大廚”。
近日,北京的一家餐飲上市企業湘鄂情董事長孟凱在收購控股上海齊鼎“味之都”中式快餐連鎖品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稱:將通過推廣自動化烹飪機器人的標準化操作,主攻“冷鏈盒飯”,以中央廚房模式支撐中式快餐連鎖發展,打造中國快餐業民族品牌并使之做大做強。他介紹,公司的研發團隊目前已經開發出100多道由機器人烹制的菜肴,出品標準化和保持菜品質量穩定,從而擺脫傳統廚房加工方式。這則消息,一下引爆了機器人炒菜的話題。
機器人炒菜?它可以讓復雜而微妙的中國菜肴烹飪實現標準化和自動化,又能省掉高昂的人工費,聽起來很美。湘鄂情推廣的自動化烹飪機器人究竟是怎樣?記者昨天試圖聯系湘鄂情公司方面,但上市公司董秘和其官網上的電話均無人接。
記者“百度”到了新華網北京頻道一張“部分餐飲企業代表參觀湘鄂情自動化烹飪機器人”的照片。據稱,湘鄂情大膽創新,突破中餐烹調標準化的“瓶頸”,使用自動化烹飪機器人來烹制部分菜肴。其制作出來的菜品既可復制國內各大菜系的經典菜式,又延續了傳統工藝色香味形。
在網友surgeonqin的微博上發現一張照片: “味之都”快餐店面已經赫然寫著”機器人炒菜”,不過這位網友的點評是:噱頭過頭了,當心成霉頭!
還有一款“炒菜”機器人來頭不小:它叫”愛可“,是國家863科研項目,在中國工程院一院士主持下,經過眾科學家和烹飪大師十年的研發,投資近兩億元,是世界上第一臺中國菜烹飪機器人。
2010年4月,“愛可”落戶甘肅蘭州一美食城時,當地媒體曾競相報道。據描繪,這款會“炒菜”的機器人外貌并不具有“人”的模樣,樣子更像一個大冰箱,不過“內藏”玄機,自動化程度極高。不管是魯菜、川菜、粵菜,只要給它放入特制的菜料并按鍵,幾分鐘后,熱氣騰騰的菜肴就“出爐”了。且看機器人“大廚”如何炒“水晶蝦仁”:操作者按下啟動鍵,把菜料放入“愛可”伸出的托盤中,它便自動讀取菜料上的條形碼,根據條形碼顯示的信息,知道要烹飪一道“水晶蝦仁”,這道菜怎么做,“愛可”心知肚明。接著,“愛可”開始倒油、開煤氣閥,依次將菜肴的主料、輔料、調味品等放入菜鍋,模仿廚師翻轉鍋子,幾分鐘后,色香味俱全的水晶蝦仁就做好了。
據當地美食城負責人介紹,因為機器人是蓋著鍋蓋炒菜,更容易保留菜中的營養成分和香味,使炒出的菜品濃香味厚、脆嫩爽口、更具特色。最難能可貴的是機器人“大廚”不知疲倦,不鬧情緒,能夠從容應對一天數百人的就餐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