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周刊》最新一期文章,原題:機器人春晚熱舞帶動港股上漲,AI廟會機甲醒獅人機共度新年 蛇年春晚的創意舞蹈節目《秧BOT》在全網爆紅,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在表演中身穿紅綠大花襖、揮動手帕、跳起秧歌的人形機器人。

這群人形機器人是杭州宇樹科技公司前年推出的宇樹H1“福兮”,此前已在多個大型活動中亮相,這次登上春晚舞臺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人工智能(AI)驅動集群人形機器人表演。宇樹科技的負責人稱,通過AI演算,人形機器人能“聽懂”音樂,跟上音樂節奏,跳出的舞蹈又穩又好看。雖然人形機器人看上去形象呆板,像是只有骨架而沒有皮膚的機甲,但這反而有更大反差,使表演更生動。近幾個月來,人形機器人的市場關注度居高不下,此次春晚上的人形機器人表演又引發了新一輪討論。大家越來越感受到機器人正走進日常生活,多家機構也在新年前后發表了對于人形機器人產業的評估報告。有趣的是,在香港春節后的首個交易日2月3日,機器人概念股延續春節前的漲勢,推動港股新年上漲近500點。與此同時,今年春節有更多的機器人走進節日慶祝活動。在北京舉辦的首個“AI廟會”上,仿生人版的白娘子隨歌曲翩翩起舞,機器人學起京劇表演,唱念做打有模有樣,還可以玩轉川劇變臉,吸引大批游客駐足鼓掌以及外媒的關注。在正月初五深圳的一個醒獅活動上,一支由傳統醒獅和機甲醒獅組成的團隊共同起舞。在湖北恩施,一群能與游客親密互動的機器狗也加入了春節舞獅的隊伍,并同時跟隨音樂旋律做出各種動作。當游客伸手時,機器狗會乖巧地用“爪子”握手(如圖),可愛模樣引得現場觀眾陣陣歡呼。2025年被多家機構預測為“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量產元年”,背后原因是智駕算法與機器人模型底層互通,所以小鵬等車企才會爭相推出人形機器人。隨著中國電動汽車的技術日趨成熟并開始走進智能駕駛的階段,今年將會有越來越多人形機器人走進我們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