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4日至28日,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本屆工博會以“工業聚能,新質領航”為主題,吸引了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家參展商,集中呈現了國內外新型工業化核心技術。
展會期間,嘉興市人民政府駐滬聯絡處積極對接工博會主辦方,在其子論壇大會上推介了嘉興發展智能機器人的產業環境,旨在通過這一國際性平臺,為嘉興地區的產業升級與經濟合作開辟新路徑。

嘉興市人民政府駐上海聯絡處負責人指出,嘉興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機遇眾多。其一,有基礎。嘉興制造業發達,長期位列中國地級市工業十強榜單。2023 年規上工業總產值 1.46 萬億元,位列全省第 3;規上工業企業 7000 家,位列全省第 2;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150 余家,列全國地級市第 5。聚焦智能機器人產業,全市規上機器人與數控機床企業 116 家,產值規模 150 億元,形成“一中心多基地”區域錯位發展格局。平湖打造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產業整機和主體級零部件制造中心;南湖推進物流機器人、搬運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制造及數控機床整機制造生產基地;嘉善打造機器人研發制造基地;海鹽打造機器人與數控機床零部件生產基地;經開區建設高端數控機床研發制造基地。其二,有底氣。今年嘉興出臺相關方案和細則,拿出真金白銀推動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嘉興高端裝備產業和科創母基金各 50 億元,南湖基金小鎮資產管理規模 3 萬億+,通過落實工業母機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等,加大對機器人和數控機床企業投資、研發、創新等財政支持力度。其三,有保障。一是智力支撐保障。嘉興有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應用技術研究院等知名研究機構和嘉興大學等 9 所全日制大學,為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持;二是投資性價比保障。嘉興房租、人力成本相對低廉,在嘉興投資興業性價比高;三是承載平臺保障。嘉興在上海建設 9 個飛地,擁有 4.75 萬平方“飛地”,為構建“上海飛地(研發)+嘉興基地(產業化)”發展模式夯實了基礎。
嘉興科技城以“微電子、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為三大核心發展引擎,其中微電子與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的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接近400億元,占比超過七成,展現了強大的產業聚集效應。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科技城發布了人工智能產業帶規劃藍圖,旨在進一步促進傳統產業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引領產業升級新篇章。

參展企業凱樂士科技于2016年將總部遷址至嘉興科技城,由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國家級特聘專家谷春光博士創立,專注于智能物流機器人技術的研發與制造,是智慧物流領域的國家級“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最新推出的PTR側叉式移動機器人,以其狹窄巷道靈活作業、空間利用率提升30%、效率較傳統叉車高出80%的卓越性能,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贊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