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由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指導,中國機器人網、智能谷產業園主辦,開源證券提供研究支持的“2024中國人形機器人生態大會”在上海智能谷產業園成功舉辦。大會以“人機共融 智造未來”為主題,旨在探討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前沿熱點,剖析行業發展趨勢,推動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本次會議,人形機器人及產業鏈領域頂尖專家、企業高管、行業精英等千人齊聚,一起共話創新、展望未來。開源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孫金鉅,機械首席分析師孟鵬飛受邀參加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會上,開源證券與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聯合重磅發布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

去年以來,人形機器人產業在國內爆發,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深。特別是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政府工作十項任務之首,其中人形機器人貫通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高精尖產業鏈,是新質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高科技產業體系的重要構成。
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李亞平會長在致辭中指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帶動下,前沿科技和顛覆性技術大量涌現,不斷催生新業態、新場景,推動了人類社會在經歷自然生產、人機生產,驀然走進了自主生產的新型文明時代。人形機器人正在引領科技發展的新潮流,成為行業熱門話題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它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開啟社會發展的新進程。本次大會緊扣科技創新焦點和時代命題,共同探討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前沿熱點,科學分析行業發展趨勢,對推動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開源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孫金鉅在致辭中表示,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落地趨勢逐步明晰,開源證券將充分發揮自身業務優勢,不斷擴大加深對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高端制造領域的研究和覆蓋,深耕產業鏈上下游,為產業上市公司和投資機構搭建交流溝通的橋梁,促進創新企業與資本有效銜接,助推行業技術變革創新,推動科技、資本與實體經濟高效互動和良性循環。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開源證券將始終積極踐行企業責任使命,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提升金融服務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開源力量。

主題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孫立寧、浙江大學教授熊蓉分別就人形機器人感知技術發展與探索、微納感知促進人形機器人智能化發展、人形機器人關鍵技術進展與挑戰發表了精彩報告。
開源證券機械首席分析師孟鵬飛發表“擁抱人形機器人大時代”主題演講指出,作為與人類最相近的形態,人形機器人能夠直接復用目前為人類設計的各類基礎設施,有望真正成為全能、通用型機器,進而解決人類社會的勞動力問題。隨著特斯拉、英偉達、谷歌等科技巨頭加快在人形機器人產業中的布局,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落地趨勢逐步明晰,2024年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正式進入量價驅動階段,人形整機廠商有望進入發展“快車道”。具體到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投資機會,孟鵬飛表示,大模型及算法,具備成本控制和規模化量產能力的減速器和絲杠、軸承,電機和微型驅控,傳感器,磨床、硬車車床等核心設備,芯片和數據存儲,結構件和能源管理散熱、線纜、電池等7大方向將成為人形機器人關注的重點。

以本次大會為契機,開源證券將加強與人形機器人企業的交流溝通,結合開源證券全行業覆蓋的體系化研究,深挖產業鏈上下游,為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學術與產業界搭建一個交流合作的頂級平臺,助力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