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街道上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的暖心畫面。430平方米的開闊空間內,窗明幾凈、環境溫馨。菜品由“機器人大廚”操刀,在智能程序與工作人員雙重監督下,只需3—5分鐘,一份熱氣騰騰的飯菜便好了:紅燒牛肉面、蛋黃燒賣、蒸餃……各式各樣的菜品,收獲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食善餐廳被大家稱作“社區大食堂”,是上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最具個性化的亮點,前來就餐的老人享受民政補貼:75周歲及以上的老人早餐補助1元,中、晚餐各補助2元;政府養老扶助對象早餐補助2元,中、晚餐各補助4元。老人們可以到餐廳來堂食,也可以自取回家,對獨居老人或者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由網格員、黨員志愿者等送餐上門。除了引進機器人炒菜機、智能洗碗機等智能設備設施,還面向周邊居民開放,餐廳6:30—20:00營業,提供早中晚三餐,其中早餐有“老南京”喜愛的湯包、餛飩、牛肉面、稀飯、包子等,中、晚餐有26個品種,既有滿足老人營養需求且易消化要求的面點和菜品,又有迎合大眾消費者口味的餐品。
不僅菜品營養實惠,餐廳環境布置也暖心貼心。牛油果綠的餐桌清新舒適,寄托著老人“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的積極心態。餐桌兩側的弧形扶手,由社區為老人們貼心設計,方便老人起身、就座。“除了平時吃飯,社區還會定時給我們舉辦集體生日會,大家伙兒在一塊兒很熱鬧。有時候我們幾個人過來泡一壺茶,聊聊閑天。”王奶奶笑著說,居家養老服務站儼然已成為社區的“老伙伴聚集地”,這里聚的是歲月的情,暖的是老人的心。
東山街道上坊社區位于青龍山板塊中心位置,是典型的綜合性社區,轄區面積15.57平方公里,涵蓋5個村莊,1個拆遷安置小區和6個商品房小區,人口結構多元。上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位于東山街道上坊社區石麟路107號,建筑面積430平方米,地處上坊社區的中心地帶。2023年,在江寧區民政局、東山街道民政科、東山街道上坊社區多部門努力下,社區引進第三方養老服務組織,打造了集文化娛樂、助餐助醫、日間照料、互助交流于一體的社區互助養老睦鄰點。
為了讓轄區老年人吃上有營養的熱湯熱飯,餐廳積極探索“公益+市場”的運作機制,創新形成了“社區食堂+1+X”經營模式,其中,“社區食堂”是根本,承載的是公益性和社會性功能;“1”是關鍵,含義為“特色產品或服務”,凸顯了從“輸血”到“造血”的積極轉型;“X”是賦能,意為“衍生服務”,包括“社區食堂+黨建”“社區食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社區食堂+網格”“社區食堂+學堂”“社區食堂+剛需人群”等具體形式。
“持一柄燭火,照亮更多老人的生活,養老服務養的不僅僅是老人的身體,更要滋養老人的心靈。”上坊社區書記湯小清說,養老服務站內設置了“樂齡課堂”、日間照料室、保健室、圖書閱覽室、食善餐廳等多個養老服務區域,并通過定期開展“樂享老年時光”“長者生日會”“銀齡救護課堂”等文化娛樂活動,不斷拓寬為老服務“半徑”,延伸為老服務“觸角”,打造為老服務“新名片”,用實實在在的服務托起幸福“夕陽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