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專用車和房地產雙主業的迪馬股份(600565)在重慶召開了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高票通過了各項決議。
迪馬股份董事、總裁羅韶穎表示,公司除了房地產板塊外,還有智能制造板塊,涵蓋專用車制造、機器人及物聯網業務,機器人業務將實現更多核心技術突破。

▲股東會現場。上游新聞記者劉勇攝
智能制造板塊涵蓋三大業務
迪馬股份是重慶首家上市民企。
此次股東大會采取現場會議和網絡投票相結合的方式,高票通過了各項議案。迪馬股份董事、總裁羅韶穎等高層,與投資者進行了交流。
“公司除了房地產板塊外,還有智能制造板塊,2002年上市就是依托專用車制造。”羅韶穎表示。
據介紹,目前迪馬股份旗下智能制造板塊涵蓋專用車制造、機器人及物聯網業務,其中專用車制造傾力于打造國內領先的專用車品牌,專注于高技術專用車的研制、生產和銷售,是極具實力和規模的專用車和應急產業服務商。
迪馬工業擁有應急救援保障類產品、防彈運鈔車、機場地面設備、機器人、移動服務設備、數智城市等產品線,300余種產品,擁有授權和受理200余項專利技術和知識產權,旗下防彈運鈔車產銷量已連續二十余年蟬聯全國第一;應急通信指揮、網絡和信息安全、應急救援、醫療消防等系統集成車系列位居行業領先地位,是國內應急通信和應急保障類裝備及服務的領軍企業。公司擁有重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系統集成智能專用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特種車工業設計中心。
機器人將實現更多核心技術突破
對于投資者關心的機器人業務,羅韶穎表示,迪馬工業研制和生產巡檢處置機器人、大流量消防滅火機器人、消防內攻機器人等危化巡處類機器人,為保障生命和財產安全護航,研制新能源果園植保機器人及物流機器人,為不同場景工作提供方便,還合作生產澳汀清潔機器人,為商業領域提供全面智能清潔維護。
目前公司在機器人相關的技術創新上擁有4項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外觀專利,8項軟件著作權,后續仍會持續加大研發力度,實現更多核心技術突破。
有投資者詢問公司連續兩年虧損,今年是否有盈利希望。
對此,羅韶穎表示,公司2021、2022年度虧損主要因經濟增速及行業整體市場下行等影響,房地產部分項目銷售價格存在下降的情況,需根據會計準則的要求對資產減值測試并提取合理的減值準備所致,不觸及退市條件。2023年,公司將全力以赴做好經營。
已運營的養老機構均實現盈利
對于投資者關心的公司醫療康養業務發展情況,羅韶穎表示,公司目前經營養老機構項目10個,管理社區服務站點50個,運營床位規模近2000張,入住率65%左右,業務規模持續擴大,目前已運營的養老機構均實現盈利。2022年,公司與重慶市衛健委國家職業鑒定所合作,共同建立常青社職業培訓基地,開啟大健康板塊的探索之路。
隨著我國社會的老齡化持續加大,康養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巨大,未來公司將形成醫療+機構+站點+居家四級聯動的業務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從家庭到社區到機構,涵蓋基礎服務、護理服務、醫療服務、專業養老產品、養老信息化在內的全領域養老解決方案,力爭創造更高的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