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蓉通訊員王秀真)不用醫生的手術刀,機器人的“手臂”精準迅速工作,將種植體植入預定區域……近日,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完成全省首臺自主式機器人輔助種植牙手術,林女士成為全省首個接受機器人種植牙手術的患者。

據介紹,由于大范圍牙體缺損,市民林女士一年前拔除了前磨牙。為了改善牙齒的咬合關系,前兩天,她來到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做全面檢查,醫生確認她符合自主式機器人輔助種植牙的手術條件。
手術時,操作的醫生輕點控制機器人的按鈕,一排排數據隨著機器臂的移動不斷變化,機器人的“手臂”按照規劃路徑,精準且迅速工作,按照預先設定的位置、角度和深度,將種植體植入預定區域。整個手術過程也就10分鐘左右,真正花費時間的是在術前準備階段。
當醫生告訴林女士種植牙的第一步手術——種植體植入手術已經完成時,她很驚訝:“我都不知道已經做好了。”手術時間短、不用縫合、出血極少、幾乎無創面……對于這項新技術,她表示太神奇了。牙根穩固三個月后,她將接受第二步的牙冠戴牙進程。
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黨委副書記、口腔學科帶頭人張亮介紹,林女士術后恢復非常快。這個新技術與傳統的普通被動式種植牙相比,自主式口腔手術機器人可以提前在ct影像上模擬擺放鈦金屬釘子,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降低治療成本。機器人手術與傳統手術技術不同,要求醫生具備傳統的種牙技術,還需要具備數字化技術、機械工程技術等復合技能,這就意味著機器人只會讓醫生如虎添翼,而不是取代醫生。
據悉,口腔醫學中心是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的王牌科室之一,目前,中心共安排8名醫師出診,開設12臺牙椅。為進一步提升診療力量,下個月,10名在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完成培訓的醫生,將來廈就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