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對外援助法》,美國總統拜登授權國務卿布林肯向烏克蘭提供的最新一輪軍事援助價值4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批軍事援助中,除了“海馬斯”火箭炮和NASAMS防空系統的補充彈藥以及“哈姆”反輻射導彈、精確制導炮彈等高技術武器外,還有150挺帶有熱成像瞄準設備的高射機槍(有說法是M134加特林機槍)。

很明顯,美國向烏克蘭援助的這些高射機槍是為了對付俄軍發射的疑似伊朗自殺式無人機,盡管很可能因為庫存耗盡、伊朗沒有繼續提供的原因,在最近的“遠程精確打擊”中俄軍已經很少使用自殺式無人機,但誰知道伊朗是否會繼續提供呢。

根據公開報道看,在對付伊朗自殺式無人機這種低慢小目標時,烏克蘭空軍和防空部隊出現了一些很特殊的狀況,此前一直表現良好的美制“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在面對伊朗自殺式無人機時出現了導引頭無法及時鎖定的問題,屢屢失的;
倒是德國援助的“獵豹”自行高炮,在對付伊朗自殺式無人機時表現地出乎意料,能以較少的彈藥擊落目標,“獵豹”的雷達也被證實極為有效,甚至能夠發現俄軍發射的彈道導彈(無法擊落),問題在于“獵豹”發射的35毫米炮彈數量很少,德國等國正在想辦法為其補充炮彈;
此外,烏克蘭空軍的戰斗機在攔截伊朗自殺式無人機時,雖然可以用30毫米機炮和R-73紅外制導空空導彈將其擊落,但較弱的紅外信號使得R-73導彈的鎖定距離大幅縮短,以至于無人機被擊中爆炸后的殘骸被吸入米格-29戰斗機的進氣道,進而導致米格-29戰斗機墜毀。
美國向烏克蘭提供帶有熱成像瞄準設備的高射機槍,很大程度在于提高烏軍的全天候防空能力:除了空軍和防空部隊外,烏軍國土防御部隊也組建了大量裝備機槍和小口徑高射炮的防空小隊,倒是有能力對付這些低空低速飛行的伊朗自殺式無人機。但這些防空小隊頂多就是將機槍和小口徑高射炮安裝到皮卡車等載具上,機動性是有了,全天候防空能力卻很差,幾乎沒有任何夜間或復雜氣候條件下的防空能力。
為了攔截俄軍發射的巡航導彈和自殺式無人機,除了防空系統外,烏克蘭還要求西方向其提供高射炮,諸如M163“火神”,不過,迄今為止,除了“獵豹”外,西方還尚未向烏克蘭提供任何現代化高射炮,這或許與西方認為高射炮的防空能力不如防空導彈有關,畢竟,后者在射程、射高和多目標接戰能力等方面都具備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