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是國家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天津濱海新區積極推進先導區的建設,在多領域技術攻堅取得突破,高水平應用場景不斷涌現,代表性產業集群發展壯大,一站式服務平臺上線運行,不斷取得新成效。
多領域技術攻堅取得突破
“天津市接續智能制造專項政策的《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制造業立市若干政策措施》正在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未來5年將繼續從推動產業鏈強鏈補鏈、提升創新能力、強化要素保障等多個方面,全面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其中‘支持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按照實際投資額的20%,由市、區兩級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持’,這樣大的支持力度在全國都首屈一指。”濱海新區工信局局長李剛說。
截至目前,濱海新區已經組織了2批企業參與工信部人工智能揭榜掛帥任務,1批企業參與工信部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創新任務揭榜,對已成功完成揭榜任務的2家企業給予近4000萬元支持,對正在進行揭榜任務攻關的12家企業建立臺賬,按照項目進展及時給予資金支持和政策幫扶。通過這種方式,鼓勵全區制造業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堅定不移走智能化、綠色化的提質增效之路。
高水平應用場景不斷涌現
濱海新區面向智能制造、智慧港口、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民生等5大領域,打造近300個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應用場景,大力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濱海新區下轄的中新天津生態城(以下簡稱生態城)智慧城市等10個項目入選工信部智賦百景。
“作為國家首個綠色發展示范區以及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堅持‘以人為本,應用至上’理念,積極打造智慧城市樣板示范,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生態城管委會副主任孫曉峰介紹,生態城每年都會推出一批觸手可及的智慧應用,并持續迭代升級,全面展現科技創新的“生活氣息”。今年聚焦群眾需求,創新推出涵蓋教育教學、醫療衛生、安全保障等領域的“應用包”。
代表性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濱海新區已成為全國信創產業鏈條最全,產業聚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濱海新區信創產業相關企業約1200家,全年營收約900億元。其中天津濱海高新區作為天津發展信創產業的主力軍和“中國信創谷”的主要承載地,自主創新為特色的“311信創體系”,聚集了以飛騰、麒麟、曙光、海光信息、360為代表的信創產業上下游企業1000余家,2021年實現收入563.6億元。
濱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崔同湘介紹,目前高新區已落地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先進操作系統創新中心、信創海河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出臺“中國信創谷九條”專項政策,成立首期30億元信創產業母基金等9只基金,形成了從CPU、操作系統、數據庫、應用軟件到整機終端的信創全產品鏈條,具備了信創整體方案供給能力,成為天津市信創產業發展核心區域。
一站式服務平臺上線運行
為進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精準賦能中小企業轉型,濱海新區研發并發布了先導區公共服務平臺,致力于以“人工智能+超級計算+信創”為特色,為人工智能開發打造“算力、算法、數據、開發工具”一體化支撐環境。超算天津中心總工程師馮景華介紹,截至目前,平臺算力超過100P,開放公共數據資源600TB,匯聚華為云、紫光云、聯通、百度等20余家生態合作伙伴。
張桂華表示,下一步,濱海新區將持續攻堅、挖掘應用場景,探索形成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天津(濱海)模式”;同時以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集群為使命,建設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建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力爭年內工業總產值突破1.1萬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