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在我國方興未艾,它不僅作為城市亮麗的名片,還在解決城市交通問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城市軌道交通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則成為了現如今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問題。一提到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人們通常會想到安防安檢、監控攝像等,但這僅僅是安全問題的冰山一角,而我們今天要講述的案例則是如隱秘的角落一樣的存在——軌道板檢測。
軌道板是指結構型式為板體的,用以支承和固定鋼軌的,將列車通過鋼軌傳遞的載荷分布給板下基底的新型軌下部件。軌道板在使用期間將長期暴露于自然環境中,受長期巨大的荷載、列車沖擊、溫度循環以及水的侵害等作用。因此,為了保障軌道交通的安全平穩運行,軌道板作為其支撐,必須要做到質量可靠,缺陷檢測必不可少。
痛點
軌道板其主要是由鋼軌、扣件、預制軌道板、自流平混凝土調整層、限位擋臺、土工布和鋼筋混凝土底座等部分組成。為了確保軌道板的生產質量,目前依然是由人工手持質量檢測儀在惡劣的生產環境中掃描軌道板表面,再進行數據采集再進行分析檢測軌道板、底座板損傷及內部缺陷、軌道板離縫檢測等。由于需要工作人員一直手持質量檢測儀進行掃描,其勞動強度非常大,長時間下來由于工作疲勞等因素使得掃描動作不太穩定,導致其掃描效果也并不理想,其生產質量更是無法保證。

▲軌道板和底座板整體質量檢測主要采用彈性波CT,該方法以沖擊彈性波作為媒介,以波速和信號幅值作為計算依據,通過交叉測線對被檢對象進行全方位掃描,通過對采集數據的反演、重建得到能真實反映其結構內部情況的結構質量分布圖像,以達到檢測結構物內質量的目的。
面對崗位招工日益困難的問題,客戶很快將目光轉向了自動化領域。既然各行各業都在推行“機器人換人”,為什么在人員負擔繁重的情況下,客戶就不能引入更多機器人方案解決目前的難題呢?于是,客戶接觸了有跨行業自動化集成經驗的合作伙伴,最終提出了用協作機器人替代人工進行軌道板檢測的應用解決方案,利用協作機器人動作靈活、易于部署、方便操作的特點,實現軌道板檢測自動化。
解決方案
最終,集成商選擇與有著更多實際落地經驗的艾利特機器人合作,在進行了實地考察與多次討論后,客戶最終使用艾利特EC63協作機器人,負載3kg,工作半徑624mm,重復定位精度±0.03mm。
考慮到軌道板面積比較大,單個機器人的臂展沒辦法完全覆蓋,需要將機器人倒裝在龍門架上,隨模組前后左右移動。模組在到達預定點位后,再由機器人帶著末端的掃描儀,進行旋轉、擺臂及精準定位等。
在此項目中,艾利特協作機器人小巧輕便,關節靈活的特點得以充分發揮,整個檢測過程動作流暢順滑。更令客戶驚喜的是,由于機器人自重比較輕,對模組的剛性要求并不高,使得結構件的成本得以很好的控制,因此該解決方案也得到了客戶的充分認可。
使用協作機器人替代人工的應用解決方案實現了軌道板檢測更加“高效、精準”,將工作人員從繁重、惡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重新分配工作任務中的人力資源、優化生產效能,降低職業傷害的風險,就是艾利特機器人一直在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