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林典馳深圳報道“大族機器人由大族激光內部孵化,或許在外界看來二者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實則不然。”大族機器人總經理王光能在2022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經濟高峰論壇之灣區科技與產業創新論壇上表示。
11月3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主辦,21世紀經濟報道、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承辦的“2022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經濟高峰論壇”在深圳、香港兩地以“線上+線下”方式舉行。
大族機器人總經理王光能表示,大族機器人和大族激光二者之間相輔相成:激光設備是加工的工具,機器人是執行加工環節的操作者,兩者互相促進,共同創新。

大族機器人前身為大族激光于2014年成立的大族機器人研究院,經過數年的探索,于2017年正式注冊成立。到今天,大族機器人的員工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了一家致力于智能協作機器人的全球化研發、推廣和應用的公司。
“在公眾的固有印象里,機器人無非有兩種:一是傳統的工業機器人,二是帶有科幻色彩的人型機器人。”王光能表示。但根據大族機器人的實踐經驗和未來判斷,機器人所面臨的作業環境日趨復雜,非結構化環境將成為主流,機器人具有感知功能與識別、判斷及規劃功能,乃至擁有總結經驗和學習的能力尤為必要。因此,通過運用人工智能賦能,讓人與機器人以更高效的智能化方式協同工作,實現人機共融的智能協作機器人將會是未來趨勢。
王光能認為,在具體場景應用端,無論是LED顯示領域,又或是新能源、芯片制造領域,機器人都是智能制造、效率升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僅如此,“機器換人”還將深入到非工業場景。在老齡化、勞動力短缺等問題日益顯現的當前,從業者們正探討機器人應用于養老、醫療、餐飲及物流等方面的可能性。
在支持實體經濟政策方面,王光能認為每年國家、省市等各級政府給予了重點項目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是針對人才引進的政策還有待加強,希望能夠引導更多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精尖人才加入到研究協作機器人的隊伍里來,充實協作機器人產業的人才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