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防務商紅隼防務在其主頁上,接連發布了其公司的高新技術軍事裝備視頻,引起了美媒廣泛報道,其中無人機空投機器人的戰法引人注目,美媒《WFIN》報道稱,這是一項引人注目的新軍事技術。
紅隼防務發布的視頻畫面顯示,一架無人機攜帶戰斗機器人直接飛到建筑物上空,將作戰機器人直接空投到屋頂上,機器人迅速進入作戰狀態,使用自身傳感器掃描敵方目標。值得注意的是,戰斗機器人攜帶了一把裝載彈鼓的95班用機槍,在巷戰中機槍的火力和持續性遠超一般自動步槍。

美媒表示,作戰機器人通過無人機部署是一種非常高效的作戰方式,這也是中國首創,采用這種方式完全可以對敵方薄弱環節發起閃電突襲,作戰機器人將不受部署環境限制,目前而言中國已經設計研發了大批的智能作戰機器人,其他類型的先進機器人正在研發當中,相信很快就會出現在戰場上。美媒認為,未來中國研制的作戰機器人將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提線木偶”,而是擁有獨自作戰能力的只能機器人,以中國目前的AI水平來看,寫出一款先進的算法,可使作戰機器人獨自作戰不存在技術問題。
能夠自主作戰的機器人對于敵方部隊威脅甚大,作戰機器人不同于人類,可以由飛機或者是其他載具部署在敵后的任意地區,從而發起意想不到的打擊行動。美國技術團隊雖然也在研發作戰機器人,但是細看進度和發展水平,美國的作戰機器人還需要繼續加大投入和中國競爭。
紅隼公司的這款作戰機器人是較為新潮的智能作戰系統,其體積和一般的寵物狗沒有什么區別,小巧靈便,四支全部采用高強度鋼組成,可以移動奔跑,甚至可以和車輛伴隨作戰。這款作戰機器人武備兼容性強,可以攜帶機槍、火箭筒、榴彈發射器、微型巡飛彈等武器,可以適應多種多樣的作戰環境。作戰機器人可以通過自主組網,將主畫面投射至單兵戰術目鏡上,由單兵直接操控機器人進行作戰行動,機器人的仿生四肢可確保其通過任何的復雜地形。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小型作戰機器人的作戰能力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要比作戰人員更具備“殺傷力”,如其使用的火控和觀瞄系統,可以在操作手使用的情況下變成一個百發百中的殺手,而且這種作戰機器人相比人體體型更為低矮,隱蔽性更強,更不易被發現。小型作戰機器人還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成本低廉,以中國這樣的工業大國來說,制造一個小型作戰機器人價格僅在數十萬到上百萬之間,戰時完全可以組建機器人戰術集群進行聯合作戰。

尤其是在敵后作戰和巷戰中,大量的作戰機器人將帶來己方的不對稱優勢,這種低成本的機器狗可以搭載武器進行巷戰。畢竟現代戰爭中,巷戰是導致軍事人員傷亡最多的作戰環境之一,主要是由于現代城市高樓林立、街道錯綜復雜,短兵相接是常態。如此一來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與防守的敵方進行逐街逐房的激烈爭奪,人員傷亡將會急劇攀升,馬里烏波爾圍城戰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而通過大量空中部署的作戰機器人,就可以很好地緩解這個問題,由戰士負責操控作戰機器人進行巷戰,進行偵查和協同突擊等任務,這樣便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人員的傷亡。此外,大量的作戰機器人在敵后部署也能夠破壞敵方戰線后方的補給線,可對于敵后造成嚴重破壞,并且可以起到牽制敵人后方兵力的作用,可見戰斗機器人的作戰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從目前的作戰機器人的發展趨勢來看,后續研發出能夠符合軍隊作戰需求的機器人并且批量裝備問題不大,當然現階段的戰斗機器人主要是人操為主,其雖以自足完備和獨立的方式運行,但由操作人員設定并控制,并在可控環境下嚴格執行預編程行動。至于前面提及的具有智能化、自主作戰能力的機器人,雖然說在技術上可以實現,但是其最大的問題是如何確保作戰機器人的AI系統,在使用這些武器時能按國際人道法規定區分軍事目標與民用物體,這還要看后續中國的AI技術發展。總而言之,以作戰機器人的潛力而言,在未來的作戰中是必不可少的武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