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服務機器人產值規模同比增長80%,在醫療、商業、民生等領域應用場景不斷落地,預計“十四五”時期服務機器人將變為“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伙伴。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上海將以場景引領、核心突破為重點,推動工業機器人升級,發展應用于加工、裝配、焊接、打磨、碼垛、分揀、潔凈等場景的高精度工業機器人,突破具備柔性交互與高仿人化特征的6軸及以上協作機器人與自適應機器人,全面覆蓋汽車、航空航天、船舶海工、消費電子、集成電路等行業應用。同時,上海還將擴大服務(特種)機器人規模,發展應用于清潔、教育、養老、娛樂、商業服務、公共服務等場景的服務機器人產品,推動骨科、腔鏡、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與康復機器人產業化發展,開發安防巡檢、診斷維修、應急救援、農業生產等領域特種機器人,加強人工智能技術與服務機器人融合應用。
此外,上海還將突破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發展高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電機和驅動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高精度傳感器及智能模組等,提升機器人核心關節可靠性與性能穩定性。
《規劃》在高端裝備產業中多次提到機器人。比如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將推廣移動機器人(AGV、AMR等)、無人車、無人機等智能物流裝備應用;醫療裝備將積極發展外骨骼(上、下肢)機器人、照護機器人、智能輔助移動設備等康復輔具裝備,以及應用虛擬現實、腦機接口等康復訓練裝備;農機裝備將發展智能農機、農用智能機器人、農用無人機、設施農業智能控制系統等。
韓大東同時介紹,上海風電、光伏、核電等新能源發電裝備也快速增長,前三季度新能源裝備產值同比去年提高約30%,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占據國內海上風電近一半市場,寧德時代未來能源研究院聯合上海交大開展前沿新能源技術攻關。“智能電網、儲能、氫能等新興能源裝備全面布局,以光伏-儲能為代表的智慧能源場景加速在園區、工廠落地,以氫燃料電堆為代表的氫能裝備進入爆發式增長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