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成立服務專班、開辟綠色通道、打造企業全周期服務體系......在一系列貼心暖心服務措施的支持下,成都成華區各項重大項目推進全面提速,六大產業功能區建設呈現出齊頭并進勢頭。
11月29日,記者在龍潭工業機器人產業功能區看到,卡諾普機器人產業基地新建項目主體建筑已經封頂。隨后記者又來到了建設路商務中心了解到,位于該功能區的干城科創成都萬物互聯國際物聯網產業創新中心暨海爾海創匯西南區域總部項目預計12月中旬完工。
“每個重點項目的順利推進,都離不開服務專班背后所提供的專業化的企業服務。找準企業發展難點、痛點,為企業解難紓困, 全方位服務企業發展,推動企業快速落地、快速發展,一直是每一個服務專員所追求的目標。”據成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進入四季度,該區聚焦都市工業、新經濟新賽道、科技創新、投資工作等經濟發展“十大重點領域工作”持續發力,進一步推動營商環境3.0版政策落地落實,推動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建設工程。同時,該區還抓住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重大戰略機遇,推出更多滿足企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創新舉措,把實事辦到了企業的心坎上。
解難紓困:
成立一對一聯絡專班
11月29日,記者來到了成都卡諾普自動化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在公司的生產現場,工人們正抓緊時間裝配設備,后期調試現場,幾十臺機器人正在模擬生產測試。
“上半年我們的訂單非常飽滿,生產線幾乎是24小時不停機連續生產,可是還是因為受制于生產規模,導致有部分訂單積壓。”成都卡諾普自動化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世海向記者介紹,臨近年底產品交付,公司想臨時租用一個生產場地用于擴大產能。當公司把臨時租用一個生產場地的方案提交給龍潭工業機器人產業功能區管委會后,管委會第一時間就主動上門,了解企業訴求,很快就為卡諾普聯系到了臨時生產場地,解決了問題。
“收到企業訴求,快速響應,服務專員會第一時間前往企業為企業量身制定解決方案。功能區按照全域覆蓋、全員參與、分片負責原則,將干部職工劃分九個基礎網格包片開展企業服務工作,并成立規上工業企業、線上服務業企業、省市重點項目、科研院所和中小企業五個‘一對一’聯絡專班,全面構建企業服務專員和部門首席服務官‘線下走訪+線上對接’服務模式。”龍潭工業機器人產業功能區管委會副主任吳瑜琳表示,管委會還堅持上門服務企業“兩收”(收建議、收訴求)、“兩送”(送政策、送幫扶),并依托線上企業服務平臺、QQ群、微信群,持續為企業提供5分鐘響應和“7×24”小時在線服務,確保企業訴求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跟進。截至目前,龍潭工業機器人產業功能區深入企業走訪200余次,積極為企業排憂解困,幫助企業解決申領稅務發票、資質辦理、戶口落戶等困難問題836項;對接金融機構,幫助146家達成意向融資12.1億元,及時兌現23家企業經濟貢獻獎勵1329.2萬元。
“在管委會的全力支持和服務下,我們機器人產業基地新建設項目主體建筑已經封頂,預計今年年底整個項目將正式竣工。”成都卡諾普自動化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世海表示,正是有了龍潭工業機器人產業功能區管委會大力幫助,新基地的建設非常順利,預計項目竣工投產后,工業機器人年產量將達到2萬臺以上。
項目招引:
實施“一條龍”服務
9月27日,成華區與干城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干城科技創新有限公司在成華區正式落戶,并打造成都萬物互聯國際物聯網產業創新中心暨海爾海創匯西南區域總部項目。
干城科創成都萬物互聯國際物聯網產業創新中心暨海爾海創匯西南區域總部項目位于成華科技大廈11-12樓,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涵蓋產業創新中心多功能展示廳、物聯網產業創新基礎設施平臺及企業辦公區等多個區域。該項目將聚焦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加速服務,圍繞細分產業構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垂直產業”發展模式,賦能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項目的正式投用將加速成華區打造西部地區物聯網產業極核,加快成華區國內重要的物聯網產業創新基地建設,助推區域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目前成都萬物互聯國際物聯網產業創新中心暨海爾海創匯西南區域總部項目已完成內部結構調整,正在進行內部裝飾施工,首批海創匯全球物聯網創業者加速器、工業設計產業育成中心、工業設計仿真軟件云化服務平臺等三個產業基礎設施也有條不紊的落地,項目一期預計12月中旬正式完工。”干城科技創新有限公司副總裁余黎表示,在項目在談期間,建設路商務中心在招商的專業、為企業服務的力度等方面工作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裝修進場時,本來需要五天的時間,可是經過建設路商務中心的協調,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所有的手續和工作,而且是當天協調,當天解決。這樣的成華“速度”讓我們感受到了建設路商務中心的專業。
“從去年雙方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到最終項目的落地,我們以優質的企業服務和良好的營商環境贏得了企業的心。”建設路商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項目招商到項目運營,建設路商務中心成立工作專班,構建了一套企業全周期服務體系,通過對產業趨勢、技術路線、目標企業研判,制定“一對一”走訪方案,并提供精準指導和政策支持,推進服務下沉,協助解決企業訴求。
針對成都萬物互聯國際物聯網產業創新中心暨海爾海創匯西南區域總部項目,建設路商務中心協調相關部門為企業開辟專門的“綠色通道”,讓企業落戶的時間從3-5個月縮短到一個月。同時還建立頭部企業支撐機制,對產業鏈、生態鏈等關鍵領域優質項目,優先匹配政策和要素資源,協調要素保障部門做好平臺、載體、人才、資金、政策等方面保障服務,培育壯大頭部企業,推動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