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 論壇由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廣東省醫學會共同主辦,由廣東省醫學會介入醫學分會、廣東省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廣東省醫師協會神經介入醫師分會、粵港澳大灣區介入醫學聯盟及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共同承辦。同時舉辦的還有2021廣東省醫師協會神經介入醫師分會年會、第三屆南方神經介入高峰論壇、第四屆香山神經介入論壇。
“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對醫療技術的突破,是對人手、人眼極限性的突破,推動了介入治療的發展。”大會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滕皋軍就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在介入手術中的應用與現場專家學者展開深入討論。他指出,在介入機器人手術系統成為熱點領域的大格局下,智能化迭代升級趨勢可催生更精準的控制算法,更具臨床感的操控環境,更安全的控制系統,乃至更大幅度覆蓋手術全過程。
論壇上,楊寶峰、宋爾衛、董家鴻、葛均波等院士及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圍繞數十個議題進行分享與探討,瞄準世界醫學前沿,匯聚全國創新資源,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介入醫學創新與發展建言獻策。
論壇開幕式上,新一代“介入內放療手術機器人”研發項目正式啟動。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介入醫學科主任、院長助理李勇介紹,新一代“介入內放療手術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項目是由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澳門科技大學、珠海橫樂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產學研項目,已得到珠海市科技創新局“珠海市產學研珠港澳合作項目”立項支持。合作三方將依托各自的臨床優勢、科研優勢、產業優勢,深耕介入內放療手術機器人領域,在診療方式、核心零部件、核心算法等方面完成國產化比例的大幅提升,并在未來打造一款完全國產化、自主知識產權的手術機器人。
“在介入治療中,手術需要配合高技術路徑的介入器械完成,且介入器械的費用占手術費用的大部分比例。”大會主席陸驪工介紹,由于介入器械技術壁壘高,外周血管介入在國內仍處于發展初期,其涉及的大動脈覆膜支架、外周支架等國產化進程緩慢。
為推動介入醫學器材國產化研發進程,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在啟動科研項目的同時,推動暨南大學介入與智能醫學工程研究院、廣東省介入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珠海。
在論壇開幕式上,粵港澳大灣區介入智造創新協作平臺成立,助力介入醫學器材國產化研發邁向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