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11月8日獲悉,這臺移動超聲檢查車其實是全球最新的5G遠程超聲機器人(見下圖)。隨著它的“進藏”,廣東醫療援藏再添新“利器”。超聲醫生利用便攜移動+智能化平臺+AI輔助診斷系統,可實現遠程隨時隨地醫學超聲診斷及樣本采集管理,造福西藏患者。
![]()
![]()
千里隔空做檢查 小結石看得清清楚楚
此次“隔空”做超聲檢查的藏族患者正處于哺乳期。她曾檢查出膽結石,近期進食油膩食物會有惡心感,有時會上腹部疼痛。到察雅縣人民醫院檢查后,醫生懷疑她存在結石脫落,這一診斷需要得到影像檢查的證實。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超聲專家任杰坐在辦公室,通過操控臺即可遙控超聲機器人的機械臂,為藏族患者進行檢查,將小結石看得清清楚楚。她判斷:患者膽囊結石,為多發微小結石,已經有一顆掉到了膽囊頸管,但沒有造成嵌頓。患者有膽囊炎,但沒有造成其他嚴重并發癥。她建議患者考慮暫停哺乳,由援藏醫療隊里肝膽專家為其進行腹腔鏡下膽囊摘除。
任杰指出, 一個成熟的超聲醫生培養周期在十年以上,而目前國內超聲醫生的人數存在巨大缺口,不能充分滿足患者的需求,加上超聲醫生“見多識廣”才能精進業務,而大部分疑難病例集中在三甲醫院,基層和邊遠地區超聲檢查水平亟待提高。5G超聲遠程診療是利用5G專網的大帶寬、低延時特性,實現超聲專家在本地診室內為千里之外的患者開展超聲咨詢、檢查、診斷等醫療服務。與傳統視頻會議形式的遠程會診不同,5G超聲遠程診療對影像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實時性要求很高,要求能夠將超聲診療過程中的超聲影像、操作手法、患者信息等異地實時高清同步顯示。
如今,5G超聲遠程機器人的運用,為超聲醫生的工作助力,可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基層和邊遠地區超聲檢查的水平,緩解當地患者看超聲專家難、優質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據了解,中山三院聯合援藏醫療隊試用2個月以來,已遠程開展近150例次檢查,準確率反饋良好,實現廣州優質醫療資源在西藏地區的共享,提升了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效率。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甄曉洲、周晉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