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山

膠囊內鏡
要讓膠囊一般大小的傳感器在胃腸道完成無遺漏的圖像拍攝供醫生診斷,開發難度非常高。
“2017~2018年度富民興渝貢獻獎”獲得者、金山科技集團董事長王金山帶領團隊克服重重困難,解決了超低功耗生物芯片設計、多種生物傳感器開發、高密度系統集成封裝等技術難題。
2003年,中國第一個膠囊內鏡終于在重慶誕生。
2019年,金山科技研發生產的全球首臺智能導航膠囊機器人亮相智博會。
“膠囊內鏡成功通過臨床應用驗證,這項成就打破了西方國家對該項技術的壟斷和封鎖。”王金山說。
膠囊內鏡全球高峰論壇連續兩年在重慶召開
膠囊內鏡成功開發后,王金山又帶領金山科技團隊進行技術應用推廣,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升級,提高了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
以重慶為核心輻射帶動了產業供應鏈上合作伙伴的成長,在全國逐漸形成良性互動的穩定供應鏈生態群落,構建產業保障,乃至擎動全球產業的前進方向。
特別是2018年、2019年連續兩屆膠囊內鏡全球高峰論壇在重慶隆重舉辦,匯集了歐美、中東、亞太地區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千名醫學專家、學者、政界領導、業界領袖和精英,聚焦了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在膠囊內鏡上的應用和發展,呈現了全球膠囊內鏡臨床應用、學術研究、早癌篩查及健康管理方面的最新成果,加強了國際領域在膠囊內鏡產品、服務、研發、人才以及智能化產業配套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這也標志著我國開始掌握相關產業發展的主動權,以及行業規則制定的話語權,為醫療科技創新驅動行業經濟新增長做出了示范作用。
全球首臺智能導航膠囊機器人亮相智博會
在去年的智博會上,金山科技展區的膠囊機器人引來參觀嘉賓的熱切咨詢和媒體的密集關注。
小小的膠囊機器人,在體外設備的智能控制下,像一輛無人駕駛的飛船游弋穿梭在胃部模型的各個站點,現場演示的膠囊機器人執行預期檢查任務過程,完全無人為干預。
現場展示了全球首臺智能導航膠囊機器人。王金山說,智能導航膠囊機器人采用膠囊內部傳感器的智能感測技術和膠囊機器人控制姿態感測技術,結合人體腔道圖像深度學習技術和膠囊距離感測技術,形成腔道模擬圖,顯示膠囊在腔道中的位置和3D姿態,實現膠囊的實時定位。
“我們采用機器人智能控制算法,根據胃部模型內部的狀態,實時進行胃腔檢查路徑的智能規劃,控制膠囊在胃腔里的運動軌跡。像這樣的運用在膠囊機器人上的定位技術、智能控制算法均是世界首創。”
談到未來的發展計劃,王金山表示,重慶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是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中國內陸對外開放的新窗口。
“金山科技跟隨重慶‘一帶一路’國際化戰略走出去,實施了全球化戰略布局。我們與國外科研機構間合作的研發布局,驅動全球化布局的進程,目前在五大洲83個國家5000多家醫院營銷網絡建設。我們希望將全球領先的智慧醫療技術成果與全世界分享,為全人類造福。”王金山說。
記者 劉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