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江
“產業智能化是人工智能商業價值落地最重要的手段。”7月30日,在2019京東人工智能大會期間,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人工智能事業部總裁、京東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周伯文對封面新聞記者表示,京東也將繼續發力產業智能領域。對于中國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周伯文表示,中國頂層設計是全球第一,但是在基礎研究領域還有很多不足。

產業智能化將迎來爆發
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AI對全球GDP的貢獻將達到14%,其中中國尤其突出,將是26%,AI產業的體量規模將達到15.7萬億美元。
周伯文認為,這種產業智能化爆發主要體現在多個層面。第一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成本降低。第二是人工智能幫助生產環節中每一位工作者提升效率。此外,運用人工智能,可以幫助企業提升體驗,創造新的需求。“所以成本、效率、體驗合在一起,會形成人工智能技術對產業增長強大的推進。”
企業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周伯文認為,產業智能化最重要的是頂層設計,企業需要弄清楚產業智能化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從業務角度出發,要從CEO層面出發。”
此外,企業要充分意識到產業智能化的難度,因為產業智能化是點、線、面結合。周伯文說,第三點,企業要思考如何利用生態伙伴提供的產業智能化的工具、資源,這樣產業智能化就不需要都從頭做起。
中國的AI發展還在海灘上
對于成都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周伯文建議,離不開兩種人才,一是基礎研究的人才,另一種是把研究和產業結合的人才。“人工智能人才短缺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不能等,需要政府、產業、學界一起來努力培養人才。我們也希望能夠與成都政府一起來培養人工智能人才。”
此前,周伯文曾經在美國科技企業工作十多年。對比中美人工智能的發展,他認為,中國人工智能頂層設計是全球第一,但是在基礎研究領域中國還有很多不足。
周伯文認為,中國的人工智能目前做的比較好的是感知智能,“就是用大量的數據解決一個小問題。”但是中國在認知智能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周伯文說,如果把人工智能比喻成一片大海的話,“那么我們目前還是在海灘上,還沒有找到出海的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