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開偉 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近日,據報道,日本長崎全球第一家機器人酒店奇怪飯店(Henn na Hotel)在經營三年多后,日前「解僱」了200多名機器人員工,重新聘用人類,原因是機器人只是增添麻煩,并未能將工作做好。
位于長崎豪斯登堡的奇怪飯店(Henn na Hotel)三年多前開業時,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單是號稱「全球第一家由機器人營運的酒店」,就已贏盡曝光率和知名度。酒店當時聲稱,機器人會負責幫助客人辦理入住和退房手續,為客人存放行李。
酒店總裁期望,最終九成的服務是由機器人負責。如今,奇怪飯店卻一改初衷,解雇機器人員工,重新聘用人類。這理應引起國內人工智能行業以及追求“無人”效應的各行業經營者深刻反思,人工智能是否真能替代人類工作,“無人”概念真能成為各行業的主流?在這場反思過后,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行業能否退燒,從而獲得更理性的發展呢?
近幾年,人工智能發展迅速,機器人逐步滲透到各服務行業中,無人超市、無人餐廳、無人酒店,無人銀行在國內相繼出現。而更多工種也將被代替。Google Assistant的問世,接線員、客服、電話推銷員變得岌岌可危……機器人市長:日本多摩正在選舉下一任市長,機器人“松田Michihito”作為候選人之一備受矚目。
(她有自己推特賬號)它競選時說:機器人沒有情緒、欲望,政務處理不會感情用事,不收賄賂、不休息,可以存儲消化大量數據,節省辦公。公務員機器人:新西蘭“薩姆”(機器人公務員)能通過Facebook 回答市民提問,它有無限記憶存儲量,永遠不會忘記或忽略每個人的問題,做決定能絕對的公平公正。建筑機器人:機器人Hadrian X能60分鐘內砌起1000塊磚,過程中還能研磨、切割磚塊,每周24*7連續工作。兩天之內,就能搭起一棟住房!財務機器人:德勤財務機器人,一個頂15個人類,每周24*7工作。36萬小時的人力工作,財務機器人幾秒就能完成!就連鋼琴藝術同樣被攻破:意大利機器人鋼琴師現場彈奏鋼琴,郎朗聽后都驚呼:“機器人Teo速度超越人類,節奏精準!”
斯坦福教授卡普蘭統計:美國注冊在案720個職業,將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些以低端技術、體力工作為主的國家,比例可能超70%!
史無前例的失業恐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爭議。
但是筆者以為,就目前而言,“無人”概念雖已出現,但尚不能成為行業主流。
首先是機器人雖能替代人的部分工作,但還不能真正替代人的作用。全球第一家機器人飯店奇怪飯店解雇243個機器人,重新聘用人類就很能說明問題。奇怪酒店雖因全球第一家機器人酒店博取了全球的眼球,但在經營中,機器人也同時帶來了諸多麻煩,引起了住客的紛紛吐槽。如在客房內名為Churi服務助理。Churi外貌如同可愛的玩偶,作用是回答客人關于當地旅游資訊的問題,例如主題公園的開放時間,某個附近的景點應該如何前往,但結果是Churi經常無法理解人類的要求,給出錯誤或者完全無關的答案。不少客人最終要四處找酒店的人類服務員詢問,才解決問題。
另外,辦理客人入住手續的機器人經過三年的「教導」,都仍然未能「親手」完成影印客人護照的工作,結果又是要由人類接手。至于行李機器人,損耗率極高,而且不是每一間客房都能夠到達。在高成本,低效率之下,奇怪酒店決定向機器人派大信封,并重新僱用人類做服務員。
其次是無人概念耗資巨大,在目前而言,尚不具備全面推廣的基礎。達睿咨詢創始人、資深互聯網專家馬繼華在接受中國財富網采訪時表示:“阿里巴巴未來肯定不會在全國范圍內鋪開這樣的未來酒店,因為成本太高。而且阿里也不會把自己變成一家經營酒店的公司”,阿里此舉只是要打造一個無人酒店的模板,供酒店從業者借鑒學習。阿里的真正用意,是想在酒店行業推廣它的各種技術和終端,比如刷臉支付、天貓精靈等等。
未來,即使技術更為成熟,客服目前種種技術缺陷,也很難成為各行業的主流。
首先,“無人”服務行業未必會比傳統行業更有競爭力。目前,雖然無人酒店、無人飯店生意火爆,但這火爆的背后,是人們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光顧這樣的酒店飯店,更多的是處于一種嘗鮮心理。但好奇心不會持久,當新鮮嘗過后,人們會更傾向于選擇有人服務的行業,因為人類天生就有與同類溝通的情感需求,比起與冷冰冰的機器交流,人們自然更渴望與有血有肉的人類進行交流,想象一下一個人在偌大的酒店里,全是冷冰冰的機器人服務員,而在另一家酒店,卻是有血有肉笑臉相迎的人類服務員,哪一家更讓你覺得溫暖心安呢?
其次,國家也不會允許“無人”服務成為各行業的主流。“無人”服務意味著更多的失業人群,財富更加集中,貧富矛盾更為激化。想象一下真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一邊是富人使用機器人提高了工作效率,生產出更多的勞動產品,一邊是無數的失業人群,因為失業無錢購買任何的產品,有效需求嚴重不足,產能嚴重過剩。
在這樣的局面下,即使是富人,也會無錢可賺,并最終因堆積如山的產品破產趨于貧困,這絕對是富人也不想看到的局面。而國家更懂得長治久安之道就是要消除貧富懸殊。美國對富人課以重稅,繳納高額的遺產稅,并實施高福利政策,其目的都是消除貧富懸殊,避免激化貧富矛盾,引起國家動蕩。中國歷朝歷代的更迭也是因為貧富矛盾加劇所致,我國政府不可能會允許大面積的失業人口存在,也不可能容忍貧富懸殊加劇。
在人工智能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還應兼顧社會責任。去年美國對企業加稅之時,一些企業主不同意,因為他們也知道減稅雖然會讓企業主賺取更多的錢,但同時也會導致貧富懸殊擴大化,會引起社會的動蕩。而我國明朝之時,就有“富可敵國便是罪”一說,因為財富過度集中對任何人都不會是好事。所以,作為企業主,更應有共贏的理念,不能一味追求高利潤,導致天下人皆失業。
國家也是時候出臺人工智能行業發展指引,審慎放行人工智能應用。在放行人工智能運用上,應重點放行具備國家戰略高度的尖端行業,對于以低端技術,體力為主勞動力密集的行業,則應謹慎放行,避免更多的人因機器人替代而失業,或者因智能機會人的大量推廣而給人類服務帶來無盡的不滿足感和不愉快感,最終影響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