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杭州市委都會不定期邀請國內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給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市直屬單位等有關負責人“上課”。
昨天請來的專家是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潘云鶴。
杭州市民對潘院士應該都不陌生吧?他是杭州人,浙江大學計算機系研究生,之后在浙大任教任職,是浙江大學的老校長。
他昨天授課的關鍵詞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家習慣叫它“AI”。
AI, 這個眼下出鏡率極高的詞,對杭州的意義非同一般。杭州全面推進“三化融合”、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建設智慧型城市等,每一個城市發展目標的實現,都少不了它的支撐。
那么,AI將如何顛覆你我未來的生活?下一步杭州又將如何應對?潘云鶴院士的這堂“人工智能課”上,都作了解答。
杭州AI企業數量全球排名第12
國內排名第4,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
什么是AI?知道的人不少,但能說清楚的恐怕不多。
它最早誕生于1956年,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四位“圖靈獎”(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CM)于1966年設立,專門獎勵那些對計算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獲得者和信息理論之父貝爾實驗室、IBM的兩位教授一起,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首次確立了“人工智能”的概念:讓機器能像人那樣認知、思考和學習,即用計算機模擬人的智能。
經過多年軟硬件技術的孕育發展,人工智能在近些年迎來大爆發,里程碑事件是2016年3月的“人機大戰”,谷歌AlphaGo(阿爾法狗)戰勝了世界頂級圍棋棋手李世石,開啟了人工智能新紀元。
其實在此之前,除谷歌外,美國微軟、Facebook、IBM、亞馬遜,國內的阿里巴巴、百度、科大訊飛、海康威視、騰訊、華為等科技企業,都在各自領域取得突破,人工智能開始進入2.0時代。
人工智能有多重要?有人稱它將引發第四次科技革命,世界各國紛紛將其列入國家發展戰略。
去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
杭州人工智能起步早,發展好。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數據,截至去年9月,杭州有AI企業75家,在“全球人工智能企業T0P20城市”中,排名第12位,國內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位居第四。
谷歌眼鏡問世,AI開始繪畫創作
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
有人說,人工智能再怎么厲害,在繪畫等需要情感表達的領域,也替代不了人類,真的如此嗎?
2017年7月20日,中國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共有五大發展方向: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媒介)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自主智能系統。
潘云鶴院士說,這些人工智能2.0技術已初露端倪,正在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比如在人機混合增強智能方面,人工智能已經開始繪畫創作,進行這項研究的是微軟亞洲研究院袁路博士。他將徐悲鴻畫作上的馬,和一張照片上的馬合成,經過人工智能的“創作”后,一幅新作就誕生了。
潘院士預測:“未來5-10年文創產業將發生巨變,我希望這個巨變能發生在杭州。”
在跨媒體智能方面,谷歌眼鏡已經問世。戴著這款眼鏡,連接后臺知識庫,路上看到一個人,他的姓名、年齡、職業等信息,就會出現在你眼前。
杭州一家企業,目前已經研制出盲人視覺輔助眼鏡,戴上它,前面有什么障礙、臺階多高、如何轉向等,能聽到實時語音播報。
希望杭州成為AI“無人區”的重要占領者
環顧四周,很多城市在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方面早已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番。
比如去年,先是5月16日-18日,天津舉辦了第二屆智能大會;8月下旬,重慶和西安先后舉辦了2018年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和第一屆中國認知計算與混合智能學術大會,緊接著9月南京舉行2018中國智能峰會,上海舉辦了2018人工智能大會等。
潘云鶴院士對杭州下一代人工智能發展非常關心,提出很多具體建議。
他說,科技部今年將啟動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建設人工智能應用實踐案例庫,組織實施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重大工程;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都有明確的重點工程,杭州可以積極主動,做好對接。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說,人工智能具有“頭雁”效應,要夯實人工智能發展基礎,獨立自主,勇闖“無人區”。
潘云鶴院士說,以前中國發展科技,總說要趕超歐美,扮演的一直是追趕者,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的目標就是率先進入“無人區”。
潘院士建議杭州,要抓好人工智能的“頭雁”效應,實施杭州科技與產業整體躍升大戰略。加強基礎研究力、信息環境力、技術開發力、政產學合作力,使杭州成為AI“無人區”的重要占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