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鋼鐵俠”漫步喀什古城
(文/首席記者于江艷圖/記者趙長福)“哇!鋼鐵俠來了!”11月17日,穿戴著外骨骼機器人的李濤和邵海朋漫步在喀什古城時,引得路人嘖嘖稱奇,大家稱贊他們是真正的“鋼鐵俠”。
11月15日,“中國首次穿戴外骨骼機器人挑戰馬拉松活動”首發儀式在克州舉行。當天,克州人民政府、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揮部、克州人民醫院以及研發機器人的北京大艾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大愛一路,行者無疆”的出發儀式。

17日,李濤(左一)和邵海朋(右一)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行走在喀什古城。
11時40分,兩名穿戴上外骨骼機器人的截癱患者,在機器人的幫助下從克州出發,完成11天的挑戰。這11天中,他們將選取“一帶一路”上的關鍵節點路段行走,包括克州的阿圖什市火車站、吐爾尕特口岸,喀什古城,西安大雁塔、兵馬俑,北京天壇、故宮等地,最后一站在南京市奧體中心。共挑戰行程42.195公里,全程有公證機構記錄,并準備申報吉尼斯紀錄。
兩名參加挑戰的殘障人士是邵海朋和李濤,分別來自上海和廣州。邵海朋28歲,2017年5月他從高空墜落,造成胸十二不完全性脊髓損傷,不能站立行走。李濤40歲,是一位脊髓炎患者,2016年患脊髓炎,肚臍以下失去知覺。

17日早上,李濤和邵海朋來到喀什市吾斯塘博依古街,從這里出發走向喀什古城,整個行程大約兩公里。
對于正常人來說,來到喀什古城漫步,走路的過程、步態都是隨心所欲的,但是對于截癱患者來說,每邁出一步都異常艱難,首先因他們無法獨立直立和行走,在穿戴上外骨骼機器人后,仍需拄著拐杖來平衡身體,行走時主要靠機器帶動著他們在走,行走的步態和速度都需要提前設定好。
邵海朋是第一次來新疆,這3天的新疆之行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新疆人特別熱情,這幾天走到路上,經常碰到陌生人給我們加油。”邵海朋說。
在喀什古城行走時,兩位“鋼鐵俠”引來一群小孩圍觀,他們還在路邊摘來野花送給兩位“鋼鐵俠”,“小孩們都是最陽光的,他們還走在前面為我引路,我也感到特別快樂。”邵海朋說。
11月17日下午,李濤和邵海朋乘飛機前往西安,他們將去大雁塔、兵馬俑等景點行走,之后將去北京故宮、世界公園等地行走,最后在南京市奧體中心結束整個行程。
外骨骼機器人靠四個電機動起來









